专栏2 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工程
到2015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攻克300项以上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发展230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品,做强做大20个重大关键产品、加快发展90个重点培育产品、引导发展100个以上区域特色产品,适时调整补充新的产品。
1.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物联网射频识别传感设备、主动式有机发光显示屏、网络安全产品、表面等离子体超衍射光刻机等重大关键和重点产品的培育,重点突破面向四川省物联网典型应用的无线射频与机器视觉技术、面向云存储的新一代高可信分布式计算技术、裸视三维(3D)显示器与摄像机技术、下一代网络技术、三网融合技术、三维视觉生成技术、新一代高精确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
2.新能源。围绕发展晶体硅太阳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兆瓦级风电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等重大关键和重点产品的培育,重点突破无钕贮氢合金规模化生产工艺、动力电池制造、发光二极管(LED)散热器材与散热器制造、室温磁制冷、高效率高产能低成本碲化镉太阳电池制造、薄膜太阳电池用透明导电膜的大面积制造等核心关键技术。
3.高端装备。围绕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民用飞机、百万千瓦级核电大型成套铸锻件、特大型天然气液化成套设备、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民用航空电子系统等重大关键和重点产品的培育,重点突破超大风机叶片设计制造技术、飞机总体综合设计技术、大型薄壁环件及复杂钣金组合件加工技术、大容量真空浇注技术及超大件锻造技术、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和设备成套技术、民用航空电子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高速列车系列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大型高速龙门五轴加工中心高性能机床的精度稳定性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
4.新材料。围绕纳米级磷酸铁锂、高速重载铁路用轨、压水堆核燃料元件、重型汽车钒钛制动鼓、钛材及钛合金产品等重大关键和重点产品的培育,重点突破纳米磷酸铁锂“液相法”生产工艺、多晶硅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压水堆核燃料组件焊接和检测技术、大尺寸钢轨平直度控制技术、钒钛特种合金制备技术、稀土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
5.生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加快培育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研制中药(民族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血液制品、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保健品、美容护肤品等产品。重点实施大规模细胞培养与发酵工程,加强标志分子获得、药物安全性有效性评价、质量控制、分离纯化、制剂等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国内领先的研发和产品优势。建设国家成都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构建四川(成都)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生物农业领域,培育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突破性专用动植物新品种和特色功能农产品等重大关键产品、重点培育产品和区域特色产品,重点开展代表性菌株分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基因定位和克隆技术、高效遗传转化技术、快速高效鉴定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6.节能环保。围绕LED 功能性照明系统、煤矿瓦斯制液化天然气(LNG)成套专用设备、新型催化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成套设备、高能效变频空调器、压缩天然气(CNG)和 LNG 成套设备、新一代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大功率煤矿瓦斯发电装置等重大关键和重点产品的培育,重点突破煤矿瓦斯高效脱氧及产品净化与分离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垃圾渗滤液和焚烧处置技术,城市污水和污泥处理技术及设备,工业、洗矿、冶炼等废物废水处理特别是重金属处理技术,秸秆发电技术及成套设备,生物质能源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
(三)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以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新技术应用为重点,改造提升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在电力、冶金等七个行业和再生能源领域推广应用一批节能减排先进技术。
2.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围绕制造业抢占产业制高点、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打造优势产业链对信息化的重大需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组织 50家重点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
3.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以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重点攻克重大装备、工程机械、纺织、化工、食品等领域产业结构升级急需解决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按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实施统筹城乡科技促进行动,加强农业科技攻关,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专栏3 统筹城乡科技行动
到2015年,面向统筹城乡的科技需求,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50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00项,制定技术标准(规程)200个,培育新品种400个,研发新产品500个,获得发明专利50项、品种保护权150项,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及产业集群20个,带动GDP增长1000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得到显著增强。1.突破性优良农作物及畜禽水产新品种选育技术。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导向,坚持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深入推进“三个转变”,从注重品种数量向选育突破性优良新品种转变,从单一品种选育向良种良法配套转变,从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育种主体向产学研联合推进良种产业化转变,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制一批育种新材料、新方法,育成一批突破性优良农作物及畜禽、牧草新品种。重点开展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薯豆等粮油作物突破性优良新品种选育以及珍稀林木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利用技术研究。加强特色果蔬茶、花卉、优质蚕桑、珍稀林木、经济林竹、道地药材、酿酒高粱等新品种选育,培育优质猪、鸡、牛、羊、兔、水禽等一批畜禽配套系和名特优水产新品种。2.农作物及畜禽水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针对主要粮油作物、特色经济作物、优质畜禽水产等新品种的特点,研发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的规模化、机械化配套种植、养殖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新型农药、新型化肥和安全高效饲料。重点开展突破性农林新品种优质丰产、轻简高效栽培和机械化生产、节肥节水栽培技术,畜禽水产安全高效健康养殖、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畜禽粪污减量化排放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及重大病虫害(疫病)绿色防治、无公害安全生产、水文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水利现代化管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促进“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协调和“六良”(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配套。3.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开展出口猪肉综合加工、优质安全四川泡菜加工、特色风味肉制品及蜂蜜加工、畜禽屠宰副产物生物转化利用、柑橘商品化处理与无废弃加工、奶制品深加工、果蔬高品质浓缩汁加工与功能性食品开发、薯类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稻谷综合利用一体化加工、食用菌精深加工、川产道地中药材有效成分(药用中间体)及天然原药药物、高附加值系列化林竹产品深加工、苎麻和茶叶及蚕桑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现代贮藏保鲜、新型包装与运输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