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5000亿元以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品产值总规模预期达到5000亿元以上。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 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科学和技术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围绕产业振兴和行业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基地、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农业科技园等载体的创新能力。专利申请年均增长 15%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18% ,企业专利申请年均增长20% 。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各学科、专业起骨干作用的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核心技术研发人才达到2100名;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0人;培养科技创新杰出青年300人;重点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基地50个,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100个。
---科普示范成效显著。在全省建立80个省级科普基地,重点完成四川科技馆等 10个重点基地建设。建成 500个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初步形成全省科普网络体系,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高到4% 。
专栏1 “ 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 2010 年
| 2015 年
| 属性
|
研发经费(R&D) 支出 占地区生产总值(GDP) 的比例(%)
| 1.56
| 2.0
| 预期性
|
每万名就业人员研发人力投入(人年)
| 18
| 22
| 预期性
|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0.62
| 1.24
| 预期性
|
研发 人 员 发明专利申请量(件 /百人· 年)
| 10
| 13
| 预期性
|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亿元)
| 4962
| 15000
| 预期性
|
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
| 2.8
| 4
| 预期性
|
技术市场交易额(亿元)
| 61.19
| 100
| 预期性
|
科技进步贡献率(%)
| 45.3
| 50
| 预期性
|
三、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攻关,突破云计算、三网融合、动力电池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及材料、生物育种等一批支撑产业发展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一)对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领域和方向,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重点领域,把重大专项的实施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促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四川的实施,强化重大专项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1.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专项。重点推进核心电子元器件、高速串行接口 IP核、国产大尺寸平板显示驱动芯片、数字电视嵌入式软件平台等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化。2.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重点推进90-45纳米(NM)光刻机的关键设备攻关和开发。
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项。重点推进移动互联网、宽带集群系统、新一代无线通讯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应用。
4.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重点推进800MN 大型模锻压设计制造和应用关键技术、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的研发和产业化。
5.大型油气田及煤气层开发专项。重点推进大型碳酸盐岩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6.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专项。重点推进高温气冷堆和大型先进压水堆关键技术研究。
7.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专项。重点推进长江三峡库区上游重点流域环境整治和示范、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环境监控预警平台示范、饮用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的实施。
8.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重点推进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的转基因受体系统技术体系研究、转基因品系、株系研究和新品种培育。
9.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点推进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研究和产业化。
10.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重点推进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攻关、技术研发和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建设。
11.对接实施大型飞机等其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推进新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大飞机、公务机等重大项目的研发、试验、工艺、材料、维修的技术攻关,发挥航空工业的技术辐射和引领作用,推动军民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
按照“攻克技术、培育产品、引导产业、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工程,突破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