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健全“四大体系”,切实提升质量保障水平
建设质量强省,质量安全是底线,质量技术是支撑,质量诚信和质量评价是前提。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质量技术支撑、质量诚信和质量评价体系,是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
1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围绕保障质量安全,加快出台与相关法律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确保质量安全有法可依。明确各级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建立条块结合的监管机制,有效整合监管力量,实施区域监管,加强地方政府与监管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基层政府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特别要探索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安全,严把市场准入关、环境准入关。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对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评估,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能够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探索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安全,防止系统性、区域性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重点建立全省质量安全动态数据库;开展对食品、农产品以及重点工业产品等质量安全问题的专项整治;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严格防范环境风险,切实维护环境安全,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加大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建立危险化学品风险防范体系,提升区域风险防控能力;推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构建完善质量安全应急救援系统,不断提高应对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
│ 专栏4:“十二五”浙江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内容 │
├────────┬──────────────────────────────────────────────┤
│ │优化政策法制环境。制定出台《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等质量 │
│ │安全法律法规,引导和推动企业切实承担起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
│ │完善质量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生产许可、监督抽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强制退出等质 │
│ │量安全监管机制。构建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监管体系,实现食品获证企业质 │
│ │量安全监测全覆盖。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数据库,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进一步完 │
│产品质量 │善质量安全应急救援系统。加强乡镇(街道)质量安全监管站所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监 │
│ │管网络。 │
│安全 │ │
│ │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区域产品安全责任,努力将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 │
│ │实到乡镇(街道)基层。 │
│ │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围绕民生和安全,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 │
│ │专项监督抽查,加大执法打假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质量违法违规案件。加大对重点食品特 │
│ │别是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确保各市、县(市、区)政府所辖区域内 │
│ │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
├────────┼──────────────────────────────────────────────┤
│ │构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狠抓招投标源头监管,完善招投标竞 │
│ │争机制;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制度,进一步加强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完善建筑业企业定期检 │
│ │查制度;强化建筑市场管理与工程现场管理“两场联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处罚失 │
│ │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安全生产动态监管,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制 │
│工程质量 │度。 │
│ │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防范体系。促进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和施 │
│安全 │ │
│ │工图审查、质量检测等有关单位以及各类执业人员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普遍提高;进一步建 │
│ │立和完善质量保险、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测、竣工验收、质量保修等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 │
│ │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强化质量形成过程市场行为监管,有效防范 │
│ │和遏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查处力度,完善工程质量事故 │
│ │及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 │
└────────┴──────────────────────────────────────────────┘
┌───────┬─────────────────────────────────────────────┐
│ │完善城乡配送基础物流网络,提升安全服务能力。完善药品、食品、鲜活农产品冷藏、加 │
│ │工、运输和配送等物流设施,提高药品、食品、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支持发展农资和 │
│ │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
│服务质量 │提高金融防风险能力。加强地方金融管理,建立健全以“一办一行三局”及各金融机构为 │
│安全 │主体的金融风险处置协调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建立金融风险识别和监测评估体系,提高风 │
│ │险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浙江金融稳定健康发展。 │
│ │提升信息安全服务水平。提升安全加密、电子认证、网络防御、应急响应、容灾备份、安全 │
│ │测试、风险评估等信息安全服务水平及产业化程度。 │
├───────┼─────────────────────────────────────────────┤
│ │加强污染减排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 │
│ │总量减排和降低重点行业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强度,实施一批重点减排工程。 │
│ │重点抓好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医药、电镀等行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水排放达 │
│ │标率稳定在90%以上。到2015年,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4000公里以上。到2012年, │
│ │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2015年达到83%以上。到2012年,80%以上的建 │
│ │制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015年全省有条件的建制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
│ │加快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推进现有生活 │
│环境质量 │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改造,加强垃圾填埋场环境监管和二次污染治理,提高生活垃圾资源 │
│ │化利用水平。 │
│安全 │ │
│ │加快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到2012年,基本完成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污 │
│ │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改造,到2015年,全面完成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
│ │设施建设改造,基本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和 │
│ │交换系统,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积极改造工业园区配套的焚烧处置设施,切 │
│ │实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到2015年,形成覆盖全省的危险废物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 │
│ │设施体系。 │
│ │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
│ │到2012年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5年达到7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