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洁土壤行动
1、加强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面掌握主要污染场地的分布、类型、污染程度和成因,建立全市土壤环境状况数据库。开展市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工作,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和后评估,将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排放企业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纳入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生态保护,开展农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建立农产品基地土壤环境预警机制,着力强化农田土壤重点污染区的治理和修复,合理调整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使用功能。到2012年建成重点区域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到2015年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市。
2、全面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以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五类重金属污染物为重点,兼顾镍、锌、铜等重金属污染物,突出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重点防控行业、重点防控企业的污染整治,加强源头防控,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到2015年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9年降低20%。
3、加强工业固废污染防治。完善固体废物产生、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强重点行业和区域固废污染整治,深化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到2015年形成覆盖城乡、综合性和专业性处理有机结合的固体废物处理体系。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染防治,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危险废物、新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和环境行为的生态效应评估,健全高风险人群环境与健康评估体系。建成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实施危险废物全程控制,确保处置率达到100%。加快农村医疗废物收集网络建设。
4、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示范。规划实施污染场地治理工程,制定污染土壤修复规范。加强污染场地以及废弃矿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修复,开展不同污染类型土壤的生态修复试点示范。重点抓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热脱附、重金属污染物去除和生物治理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广。加强对污染企业原址开发利用的监管,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制度,防止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原址未经修复直接用于商住开发。切实强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加强对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废弃物焚烧、炼钢生产和铁矿石烧结等二噁英重点排放行业的污染治理。到2015年污染土壤治理修复试点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林业局、市卫生局、市质监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市、区)政府。
(八)森林温州行动
1、加强林业建设。优化生态公益林建设布局,提高林分质量,推进森林扩面提质,重点加强中幼林抚育,低效林和林相改造,发展珍贵树木和经济林。推进平原绿化,扩大平原地区林木覆盖面积,形成沿海基干林带、海岛防护林、平原农区与城镇防护林、山地丘陵防护林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到2012年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比例达40%,到2015年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比重达到85%以上;新增森林覆盖面积35万亩、平原林木覆盖面积22万亩、林木蓄积量净增500万立方米以上。
2、建设生态屏障。加强飞云江、鳌江等主要流域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泰顺、文成、永嘉等地山区天然生态屏障建设,推进负氧离子监测站建设,充分发挥温州区域大氧吧和后花园的作用。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到2015年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加快实施《温州市湿地保护规划》,加强滨海湿地、河流湿地等重要湿地的保护,有效遏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趋势。大力推进温州生态园建设,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加强保护,实施环生态园功能整合提升,充分发挥城市“绿心”独特功能。
3、推进生态修复。积极推进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为主要载体的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定、公告和监督管理,强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到2015年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下降到7%以下。强化重要湿地的生态修复,发挥湿地综合功能。强化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做好露天开采矿山边坡整治、复绿及景观修复工作。到2015年符合创建条件的生产经营性矿山30%以上要建成绿色矿山,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92%以上。继续推进公路绿化。加快“三沿五区”坟墓治理。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生物多样性评价,编制实施相关生物物种保护利用规划、计划,做好转基因生物、外来物种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资源开发活动中的生态环境监管,加大水、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海洋、海岛等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
5、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依托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大力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全面提升城市森林建设水平。2010-2012年基本完成绿化建设任务,2015年底实现全面达标,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形成以城市森林为中心,主要交通干线通道绿化、海滨带绿化、三大江及塘河沿岸绿化为框架,村镇森林为支点,平原农区林带林网为网络的现代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保障城乡生态安全,营造森林宜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