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继续教育开放办学。依托学校、科研院校和企业施教机构,建设继续教育基地,学历、非学历教育并举,大幅度提高继续教育参与率。到2015年,社区教育覆盖面达100%,市一级社区学校创建率达15%以上,市二级社区学校(含学院、分校)创建率达50%。到2020年,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县覆盖率100%,全面建成符合学习型社会要求的终身教育体系。
着力发展社区教育。制定社区教育机构建设标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扶持发展实力强、质量好的公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加快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加强社区主题教育馆建设,加快建立各类学习型组织,组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开展多样化教育培训活动。依托社区大学,创办老年学院,县级建有老年学校,乡镇建有老年教学点。办好温州老教师学院。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开发教育资源,建立各类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完善就业准入和在岗培训制度。实行市民学习券和学分管理制度,建立“温州市民学分银行”。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调节为原则,鼓励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教育。兴办各类非学历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业余文化培训等机构。开放在温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新闻媒体的社会教育作用。加强公共平台和网络建设,支持开发一批网络课程和精品教材。实施开放大学建设计划,发挥“温州市民终身学习在线”的辐射作用,建设覆盖全市的学习网络,建立终身教育课程体系和远程学习系统。
(七)特殊群体教育
健全特殊群体教育体系。完善教育资助制度和帮困助学体系,优化特殊教育布局结构,坚持以输入地为主,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特殊群体教育体系,全面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合理规划学校建设。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纳入财政保障范畴,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平等接受教育。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模式,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适合的教育。加强对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指导和服务,加强校长和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充实管理人员和教学骨干队伍,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办好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办好以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的各级特殊教育学校,确保温州特殊教育的全国领先水平。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资金。延伸特殊教育链,到2015年,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基本达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满足高中段教育需求。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推进医教结合,实现残障学生教育与康复的有机结合。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加强特殊教育研究,积极开展对各类特殊教育的教研指导和咨询服务。
加快发展其他特殊群体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快农村中小学课外文化活动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保证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提高补助标准,扩大奖金资助比例。加快建设温州市工读学校。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培训,建立更加多样、更有效率的帮扶体系。
三、素质教育
(一)加强德育工作
把思想道德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构建德育内容体系。以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理想信念为重点,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实践磨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弘扬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和团结协作的温州精神,培养走向世界的温州人。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合力育人机制。充分开发每门课程的德育资源和功能,构建学科德育体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班级管理,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少先队和学生会建设,完善学生社团建设。完善学生德育导师制、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教师育人职责考评机制。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优化校园宣传媒体与网络环境,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发挥各级党政团组织以及各类社会团体的作用。
(二)提高实践能力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能力为重,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工程。建好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校内外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以县(市、区)为单位,加快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以乡镇或学区为单位,加快劳技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市至少建成20个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每个基地占地面积不少于100亩。到2020年,全市建成面向师生、各具特色的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网络。全面提升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等现有校外教育基地的功能和质量,打造活动精品项目。全面建设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加快建设中小学探究实验室和高中专题创新实验室。加强指导师培养培训,发展专家志愿者队伍,建立全市创新实践活动资源管理网络。
(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身心健康素质作为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实施师生健康促进工程,引导师生形成体育锻炼良好习惯,掌握必备营养健康知识,使师生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升。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制度,全面加强学校运动与健康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营养与健康教育,强化生命教育,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开足开好体育课、艺术课,深入推进课外文体活动工程“2+1”项目、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确保课余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加强艺术社团建设,丰富艺术教育活动载体,鼓励引导学生体验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实行心理健康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和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度。建立健全心理问题、心理危机早发现、早干预、早纠正机制。加强营养健康专、兼职指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家校营养健康联动机制,倡导每位学生每天“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提高平均身高,增强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