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开办包括新台币在内的离岸金融业务,逐步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扩大两岸货币双向兑换范围,推动两岸银行卡联网通用和结算。推动金融机构双向互设。争取设立两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发展改革委、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台办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壮大提升城市服务经济
实行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与工业同价。(省物价局、经贸委、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推进厦门市和福州鼓楼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
打造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对台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省外经贸厅、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拓展海洋开发新空间
(一)发展现代海洋经济
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建设,打造海洋经济强省,培育一批海洋产值超百亿的海洋经济强县(市),力争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28%,海洋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展改革委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
做大做强漳州诏安、厦门海沧、泉州石狮等海洋生物医药和保健品研究开发产业基地。(省经贸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
(二)推进海洋科技创新
推进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建设,打造一批中试工程化技术平台和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建立海洋碳汇、海水淡化技术和设备研发基地。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及海上风能、潮汐能等发电示范工程。(省海洋与渔业厅、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提高海洋管理能力
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控制湾内围填海,引导和推动湾外围填海。实施“碧海银滩”工程。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实施近岸海域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省海洋与渔业厅牵头)
六、着力扩大内需
(一)积极扩大和活跃消费需求
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工资保证金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公务员局、民政厅负责)
完善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农机、节能产品的消费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生产、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省经贸委、财政厅、地税局、物价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合理布局大型商贸中心和超市等商业网点,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商业街区,形成10个年交易额超300亿的大型市场。(省经贸委、发展改革委负责)
健全消费者权益维护机制,畅通消费者申诉渠道,强化消费市场监测监管,规范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秩序。(省工商局牵头)
(二)充分发挥投资带动作用
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的投入。确保中央和省扩大内需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力争投资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40%。(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负责)
七、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配套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研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跟踪评估。(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经贸委、科技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环保厅、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推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
培育发展环三都澳、闽江口、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龙岩产业集中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和各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
(三)促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推进沿海内陆互动联动发展,提升沿海一线综合实力,支持内陆地区加快开放开发。促进苏区老区加快发展,加大以工代赈等资金扶持力度,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民政厅、农办等部门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
持续实施造福工程。(省农办牵头)
(四)深入开展跨省区域合作
推进跨省行政区的铁路、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和协同建设。加强电子、机械、旅游、物流等产业对接。开展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宁夏、三峡库区工作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工作。(省经贸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和各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