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升发展印刷业。推动印刷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加大扶优治劣力度,引导印刷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鼓励支持印刷企业研发、运用和推广印刷业高新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高新技术、工艺、设备,加快技术革新。支持和引导印刷企业与科研院校、设计院所合作,通过专利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等多种形式,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建立先进高效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4.稳步发展出版物发行业。完成全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发展壮大国有发行企业,支持民营发行业发展,完善新华书店、邮政局、民营书店、报刊发行、电子出版物等五大系统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出版发行格局。加强对出版物发行企业和网点发展的规划引导和调控,发行企业和网点总量保持每年10%的增长,每万人拥有网点数达到3.5家以上。邮政系统建成金华市区江北、江南和金东新区、白龙桥新区四大批销配送中心和300个报刊亭网点。支持新华书店系统、民营书店开设农村小连锁书店,做大做强零售书店,鼓励发展专业、特色、便民书店,民营个体书店每年保持5%的比例递增,大力促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读者俱乐部、超市便民店等现代流通业态和新型分销方式的发展。
专栏8 新闻出版重点工作
1.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2.创建数字出版社。
3.设立金华市版权登记中心、保护中心。
4.建立农家书屋和农村图书小连锁体系。
5.调整印刷业产业结构,推进企业技术升级。
(九)开展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提升我市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创新形式和手段,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以友好城市为纽带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和对外文化贸易。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1.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充分发挥金华人文资源优势,打造更多有鲜明金华地域特色又有海外市场的文化产品和品牌。重点向外推介现有特色民俗文化产品,同时创排1-2个能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精品新项目。每年组织落实1-2个有影响的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制作介绍金华文化精品的宣传画册。
2.加强国际友好城市文化交流。以德国迪恩市为欧洲片区交流中心点,每年开展一次对外文化出访活动,带动与法国、芬兰等国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往。进一步拓展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合作,全面展示金华本土优秀文化成果,增进世界对金华的了解。同时利用春节、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平台,积极引进友好城市的优秀文艺节目,提升我市文化活动档次。
3.加强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发挥婺剧赴港澳台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推进与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港澳台民众了解金华文化。积极利用浙江省每年在台湾举办浙江文化周等对港澳台交流平台,组织浙江婺剧团等文艺团体和单位赴港澳台文化交流。同时引进港澳台优秀文化项目,以满足群众对优秀文化产品的需求。
4.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积极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销售,鼓励商业性文化项目出口,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专栏9 对外文化交流重点工作
1.积极参与我省在欧洲、美洲、亚洲等重要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大型文化展示活动,以及在省内举办的艺术演出和展览活动。
2.支持商业演出、展览和文化产品出口,扶持对外文化企业发展。
3.重点打造对外文艺精品,争取通过文化贸易形式进入国际文化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文化管理机制
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文化建设的政府责任,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文化建设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之中,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研究制定文化发展目标考核测评体系,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鼓励支持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
(二)加大文化建设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