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三级物流运作设施网络
物流运作基础设施主要表现为物流园区、物流分拨中心、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充分发挥福州港作为国家主要港口和国际航运枢纽港的作用,建设服务闽浙赣、联结两岸、辐射国内外的我国东南物流枢纽。根据福州“东扩南进、沿江面海”的发展战略、产业集聚区、交通枢纽和港口资源的总体布局,以及各县(市)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市场需求,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各类物流园区、物流分拨中心和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形成“物流园区--物流分拨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三级物流运作设施网络,优化物流业空间布局。具体任务:
1、进一步发挥物流园区规模效应和综合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业服务型、国际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
2、进一步发挥物流分拨中心“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的货物中转物流功能,有针对性地在环城高速公路东西南北部规划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城外运向市区内的货物集中在物流分拨中心,“化整为零”进入城区,统一配送;城内运向城外的货物也集中在区物流配送枢纽中心,“集散为整”流向城外,统一运输。
3、进一步发挥专业物流配送中心面向全社会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功能,围绕我市沿海产业带、沿江产业带和山区生态产业带,有针对性地在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为产业集群服务、为新农村服务和为城市消费服务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构建城乡“双向物流”,形成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城市物流配送体系
适应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现代消费方式的不断升级、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城市工商业发展模式的日趋多元,大力开展小批量、多频次、时效性强的直接配送、住宅配送以及“门到门”配送活动,建设服务于城区以及市郊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提供在经济合理区域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服务。具体任务:
1、鼓励专业运输企业开展城市配送,提高城市配送的专业化水平。鼓励物流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城镇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鼓励商贸、物流配送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合理化组织城市配送活动,提高产品服务与配送时间效率;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仓储系统、个人终端系统等电子系统,采用先进的配送车辆,保障配送的及时性、安全性与准确性,提高配送服务的品质。
2、加快建设城市物流配送项目,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根据土地利用情况,规划设置不同的物流配送通道区域,合理配置物流配送站点与通行通道。规划建设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大力发展公用型城市物流配送设施,提升城市物流配送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城市物流配送协调管理,解决城市快递、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实现城市物流配送企业发展与交通环境相协调。
3、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培育壮大一批社会化、专业化的商贸物流配送企业,建设一批以服务城市民生工程为主的社区配送中心,推行“共同配送”、“自营配送”、“外包配送”、“综合配送”等城市物流配送模式。加快大中型商贸企业特别是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改造提升,扩大经营范围,延伸服务领域,形成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专业配送中心,提高统一配送比例。
(四)壮大物流企业
提升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水平,加快物流主体培育,引导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推动第四方物流发展,建设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物流企业群。具体任务:
1、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集聚效应。改造提升我市东区物流集聚带,建设福新投资区物流总部经济中心,集聚盛辉、盛丰、宏捷、万集等一批物流企业总部,提升物流总部经济效应。以公共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手段,构建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平台,建设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物流企业办公、交易和信息交流中心,推进物流行业资源整合,打造产业核心力量。积极构建优质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供应链管理,有效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
2、进一步鼓励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加大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拥有品牌、人才、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的物流企业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兼并、重组、控股省内同行业中的弱小企业,壮大企业组织规模和经营规模。大力推进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着力培育一批主营业务大、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提高物流市场集中度。鼓励物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物流企业的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3、进一步鼓励物流企业做专做精。支持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以集成整合、快捷高效、增值创新为目标,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管理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应用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物流设施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延伸物流服务领域和功能,提升为工商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把握制造业等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契机,在承接工商企业物流外包中不断发展壮大。
4、进一步鼓励物流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拓展国际物流渠道,进一步挖掘大客户物流需求,开拓以服务跨国公司为主的高端物流业务,积极参与跨国公司在华的物流业务,与国内外领先的制造、商贸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物流技术、信息化、管理咨询、保险团购等增值服务,开发仓单质押、在途货物抵押等物流金融业务。鼓励物流企业在产业集聚地区开设集工业品展示、零售、批发、配送、维修、信息交流、售后服务等于一体的工业品超市,为工业企业提供原辅材料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物流服务,构筑为产业集群服务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
5、进一步鼓励物流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盟。鼓励物流企业在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集聚服务中发展壮大。支持跨地区、跨省区产业整合,进一步促进物流企业与内陆地区的物流企业分工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鼓励物流企业“走出去”购并省外的物流企业,或与之建立战略联盟,迅速扩张物流组织网络。
6、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围绕福州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制定引导物流业积极服务制造业和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加速发展。鼓励制造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专注核心业务,改造物流流程,整合物流资源,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
7、积极发展农村物流配送。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方式创新,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服务网络,推广统一配送模式。积极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和冷链物流,推广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与配送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拓展以连接城乡、服务农村市场为主的“万村千乡工程”中相关的分销配送业务,构建城乡“双向物流”。着力打造农村邮政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农村邮政物流网络体系,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
(五)发展保税物流
加大福州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构建多层次保税物流体系和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大力发展保税仓储、流通性加工和转口贸易业务。具体任务:
1、进一步做大做强保税物流载体,营造“绿色通关”环境,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分拨以及国际转口贸易,逐步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物流网络体系。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航空公司、船运公司、跨国采购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榕建立区域总部和采购中心,集聚一批拥有全球经营网络和供应链管理理念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进一步推动福州物流企业与境外物流企业合资合作,努力培育拥有全球经营网络的大型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协作体系,参与国际高端物流业分工,重点发展航空快递运输、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物流咨询和国际货代等高端物流,不断提高物流业的附加值。
2、加快福州保税港区建设与运营,提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跨国采购中心、国际航运集团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入港。促进以港口为依托,以临港工业和物流园区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综合服务体系的形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福州保税港。
3、加快保税港区电子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支持保税港区口岸通关改革,以全省电子口岸信息平台整合建设为契机,结合保税港区功能政策以及对台经贸等综合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保税港区电子信息平台,达到有效监管,信息共享。海关、国检等口岸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保税港区主体业务发展,充分利用政策与功能优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创新。推动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出口集拼、集中申报等业务的开展,切实减少通关环节,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支持福州保税港区率先与台湾基隆港自由贸易区实现“两区对接信息化平台”,并争取成为闽台两地口岸全面电子化对接的试点工程。
4、建设海西物流绿色走廊,构建铁路、海运和公路、空运等便捷的多式联运物流大体系,连接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拓展中部经济腹地,以海运优势和保税港政策功能优势,使福州港成为内陆地区货物进出港口;根据我省龙岩、南平、三明、沙县和武夷山以及江西南昌、赣州等周边城市都在推进陆地港建设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优势,通过“功能对接、政策延伸和投资建设”等方式,积极扩大保税港区政策功能辐射力度,对接陆地港,以海铁、海陆转运优势,吸引江西、湖南、安徽等内陆各省份及闽东地区的货源,把福州保税港区打造成海峡西岸经济区货物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
(六)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技术研发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广物流标准,引导物流企业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具体任务:
1、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基础建设,扶持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加快信息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大力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推动物流企业建立信息系统,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及其他应用信息平台对接。开发符合物流企业需求的软硬件产品,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推动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和物流信息数据中心,鼓励区域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2、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加快福州电子口岸二期应用项目建设,争取与周边省市地方电子口岸合作,推进电子口岸与中西部地区电子口岸对接、与中国电子口岸的联网运行和数据交换,为口岸通关协作提供技术支持。推进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通关模式改革,实现口岸通关便利化。以口岸服务项目为重点,以福建电子口岸为“门户”,统一标准、统一认证、统一品牌,加快建成融通关、物流、商务、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通关信息平台,实现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认证登录、“一卡通”缴费和“一站式”服务;加快特殊监管区信息化建设。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