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实提升老龄工作委员会对老龄工作的综合协调能力。进一步形成以老龄工作委员会为核心,养老、社保、卫生、文教体、维权网络体系为支撑,发改、教育、民政、司法、财政、人力社保、规划、卫生、体育、国土资源、统计等职能部门成合力的老龄事业管理体系。
2. 充分发挥老龄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参谋助手”的作用,健全市老龄办组织架构,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工作协调机制。
3.推进社会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标准,研究建立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的评估机制。推广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实行从业资格准入制度,争取到2015年,全面实现养老服务人员持证上岗。
4.形成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力争到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全面纳入居住地乡镇(街道)、社区(村居)管理。
四、重点项目
(一)养老服务类项目。
1.新建一座健康生态城。作为综合性的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融医疗、康复、临终关怀、娱乐、文教、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包括老年病医院、老年康复中心、保健站、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日间服务站等子项目建设。
2.新建12至14家养老机构。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品质化”的要求,在全市建设12至14家养老机构(三个区各新建1至2家,其他县市至少新建1家),其中市本级养老机构平均床位1000张左右,县(市、区)养老机构平均床位700张左右。
3.改扩建一批养老院和福利院。对部分敬老院、福利院等现有养老机构实行改扩建,提升软硬件水平,争取吸纳更多的老年人入住。到2015年,90%以上乡镇(街道)建立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4.新建1家老年康复医院。建设温州老年康复医院,规划占地100亩,设计床位1000张,总投资3亿元,力争2015年前建成。
5.新建1个社会养老服务实习进修中心。在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的基础上建设社会养老服务实习进修中心,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计划用地200亩,为我市养老服务业输送人才,并承担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工作。
6.实施社区养老综合性配套设施改建工程。鼓励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建设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5类养老配套服务设施。
7.建设“一卡通”工程。整合老龄信息系统资源,在市民卡信息系统中为老年持卡人增开部分为老服务附加功能,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便利。
(二)老年社会参与体系类项目。
1.建设标准化的老年活动中心。市本级建设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满足老年人开展集体活动的需要。各县(市)建县级老年活动中心,实现老年活动中心全覆盖。
2.改造提升“星光老年之家”工程。改(扩)建县(市、区)、街道(乡镇)“星光老年之家”的基础设施,提升“星光老年之家”服务功能。到2015年,全部城市社区和70%的农村社区建立“星光老年之家”。
3.建设老年人才信息网。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发布老年人求职意向和企业招聘信息,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平台。
4.推进老年教育类项目建设。市区新建一所占地30至50亩的老年大学,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建设资金6000万元。到2015年,依托社区大学建成50个老年学习苑,全市11个县级社区学院的老年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全市30%以上的二级以上社区学校(分校)创办老年学习苑。
(三)老龄产业类项目。
1.举办老年用品博览会。举办高水准的复合型老年人用品展示交易会,并努力将其打造成“老博会”品牌,建立长期办会机制,持续推动形成规模和影响力。
2.开发老年金融产品。探索发展以房养老的“倒按揭”类金融产品。
3.开发老年旅游线路。根据老年人旅游出行特点,设计推出“内容多样、行程安全、服务周到”的老年旅游产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问题,把发展老龄事业作为保障民生的核心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部门重要考核目标,进一步理顺老龄工作体制,健全党政主导、老龄委协调、部门尽责、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大老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龄事业投入增长机制,把老龄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慈善捐助投入老龄事业,形成“政府+社会”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