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完善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体系。创新监督抽查抽样检验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加工食品质量抽样数学模型和系统软件。建立完善监督抽查联动机制,突出重点产品和关键项目,扩大抽查比例,促进监督抽查合格率稳步提升,到“十二五”期末,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5%左右。加大问题产品跟踪抽查力度,强化企业承诺、复查检验、市场下架、强制召回、媒体曝光、跟踪抽查、停产整顿等处理措施,健全完善生产许可准入退出机制,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100%。制定监督抽查成本核算指导目录,完善“福建省食品质量监督与检验管理系统”软件,实现监督抽查信息互通共享。
5.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管理体系。出台《福建省加工食品风险监测工作规范》,明确省、市、县三级风险监测工作机制和任务分工,建立以省质检院为龙头的食品检验检测保障体系,技术保障能力进入全国前五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管工作制度,拓展风险监测覆盖面和监测指标,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省市两级及重点县(市)食品生产监管机构逐步配备快速、小型、机动检测设备、装置,提高现场验证和核查能力。组建专家队伍,制定高风险食品关键指标监控规范,开展各类污染物检验检测方法和现场监控技术研究。建立覆盖农兽药残留、有害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食源性疾病、非食用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等常见风险因素监测网络,为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通报、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和快速处置工作机制,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演练,确保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重特大事件。
6.健全完善加工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在《福建省加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通用规范(试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食品生产可追溯监管的关键项目控制参数,指导、督促企业建立覆盖生产加工全过程的追溯系统数据平台。建立获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上岗资格考试制度和持证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完善持证人员监督管理制度和信息档案数据库。推动企业建立质量安全信用制度,明示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和法律责任,建立重大质量安全事件主动自查和主动报告制度。
(七)持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1.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完善以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为核心,包括地方政府、质监及相关部门、检验检测机构在内的安全责任体系,推动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一岗双责”,构建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企业全面负责、部门依法监管、检验技术把关、社会支持参与”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格局;继续实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法定检验考核目标责任制,各级监察机构对发现(包括举报)问题的处理要实行闭环管理,做到件件有着落。加强对重点使用单位监督管理,每年对列入《重点使用单位目录》的单位至少进行1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并建立重点使用单位的信用档案,实行分类分级安全监察。承担特种设备法定检验任务的技术机构要落实检验目标责任制,保证检验质量;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积极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活动,将特种设备安全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政府质量奖”、“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福建名牌”等评先评优的前置条件,公开曝光管理水平低且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的单位。到2015年,安全管理达标的重点使用单位达80%以上。重点使用单位的重要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检率、作业人员持证率均达100%。严格落实源头抓质量安全制度,把好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检验检测机构、作业人员和检验员资格准入关,加强对行政许可鉴定评审机构、考试机构的管理,抓好作业人员考试基地建设,到2015年,所有省级审批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网上办理,作业人员考试实现理论机考化和实践模拟化。坚持“发现一台,取缔一台”的原则,严厉打击土锅炉土容器。
2.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体系。加快建设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公共平台(省“金质工程”特安业务系统),规范数据采集、维护和传输,实时更新数据库,做到监察、检验、管理等多个平台集成互通,共建共享;加强以安全监察员和检验员为重点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队伍建设,基层质监部门至少有2名持证安全监察员。在三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助理员队伍。在全省每个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聘请1名以上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在铁路办、电监办、交通、教育、经贸、国资、重点办、交警等相关部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员队伍。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其中重点使用单位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0%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利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和院校的资源,建立一支涵盖八大类特种设备从生产到使用等环节的咨询专家队伍。
3.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体系。省、市质监部门都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机构,配备特种设备应急指挥车,充实专家队伍、联动单位及装备信息库,完善特种设备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督促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专项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研究制定特种设备安全防范和风险预警等措施。
4.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有机结合的机制。全面推进锅炉、换热器、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加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宣传力度,推进高耗能锅炉能效测试、技术改造等工作,加强高耗能锅炉节能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强化高耗能锅炉油质、水质检验的监管,继续推动达标锅炉房活动,提高节能工作实效。到2015年,初步建成我省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耗信息库。
经过努力,到2015年,力争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控制在0.38起以下、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0.36人以下, 低于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指标,遏制特种设备安全重特大事故;保持全省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先进或达标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