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供给能力。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到60%,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达到80%以上。落实水稻、蔬菜等主要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耕地质量三等以上面积超过90%。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年均每亩减少2%,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全面实施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市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0%,规模场畜禽粪便实现零排放。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发展农业保障性产业,鼓励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拓展提升农业服务性产业。种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地产农产品上市初加工率达到80%以上。
4.提升农业支撑条件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的80%。种植业亩均产出达到6000元。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持证农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例达50%以上。
5.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的农田面积占全市农业经营用地面积比例达到80%,农业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市务农农户数比例达到80%。
6.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年均增长10%左右,农民生活更加殷实。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表: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略)
三、“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确保农产品均衡有效供给
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的要求,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本市农业发展的有限资源。
实行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水稻种植面积不低于155万亩,粮食年生产能力20亿斤;蔬菜生产面积50万亩,其中绿叶菜生产面积不低于17.5万亩,绿叶菜年上市量不少于114万吨;生猪年出栏250万头;家禽、鲜蛋年上市分别为5000万羽、5.8万吨;奶牛存栏6万头,鲜奶年产量26万吨;淡水池塘养殖面积30万亩,年生产能力16万吨。逐级分解落实地产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实行“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稳定粮食、蔬菜、生猪、家禽、鲜蛋、鲜奶和淡水养殖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增加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供应量。
(二)积极发展低碳和循环农业
扎实推进低碳和循环农业发展,实现资源节约、集约、永续利用。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效改善农业灌溉水水质,大力推广深松深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农田耕翻轮作,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加碳汇,培肥地力,每年推广绿肥种植40万亩左右;每年推广有机肥20万吨以上、专用配方肥4万吨以上,推广施用堆肥。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食用菌基质、肥料、饲料等产品,提高秸秆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推广种养结合模式,畜禽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直接返田,规模场畜禽粪便实现零排放。积极推进崇明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节能降耗。推广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养殖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进粮田、菜田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逐步推进规模化果园滴灌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发展工厂化种植和养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广农业生产环节节能技术、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节油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三)全面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
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社员得实惠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0家,促进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通过示范与带动,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增强内生动力。鼓励以区县为单位,组建合作社联合会。加强农业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