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46万元,比2005年增长64.8%,年均增幅10.5%。其中,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年均增幅24.9%,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8.6%。
“十一五”本市农业发展的主要体会是: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和不断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物质基础;大力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是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一五”本市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农业标准化推进力度有待加大;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社会服务发展有待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扭转这一局面的任务尤为艰巨。
进入“十二五”,本市农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切实把握机遇,这些机遇包括:较强的地方财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条件;特大型消费城市,为现代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综合科技优势,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人才和技术条件;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条件。同时,也要勇于面对挑战,这些挑战包括: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愈加迫切;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市场消费需求升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日益繁重;现代农业发展对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
二、“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体系、动物疫病与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民培育体系,加快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着力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提高农民收入,继续为上海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地产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地产农产品供应向数量稳定、结构优化、质量安全转变。
坚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农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农业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循环和永续利用转变。
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人才培育,加快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把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新的生长点。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搞活农产品流通,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促进产业融合。
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与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统筹城乡发展,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三)目标
总目标为确保地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都市高效生态农业稳定发展,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和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在城市化发展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先进农业设施和装备广泛应用,农业资源有序利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十二五”末,第一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40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7.5万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