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技术基础支撑作用有效发挥
“十一五”期间,上海技术基础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上海特奥会、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为政府保障民生、保障公共安全、应对突发事件和履行计量、标准化、环境保护等各项监管职责,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依托技术基础,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微电子、现代农业、食品与消费品安全、口岸传染病防控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主导或参与制订、修订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1500余项,组织开展了84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专项研究。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实现了由农业向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拓展,开展了63个国家级、123个市级示范项目建设。形成的极端量计量、物流标准、转基因食品检测等技术基础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市技术基础出现了“纵向层次不分明,横向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资源分布不均衡,技术优势不够明显。上海现有计量、标准化和检测资源的布局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传统优势产业的实验室低水平重复建设,应用层次较低;涉及民生的计量、标准化和检测资源相对分散,基础薄弱;“十二五”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技术基础能力缺乏,部分新兴产业、边缘产业标准缺漏现象依然存在。全市35家国家级质检中心、61家市级产品质检站中,32%集中在传统制造业,32%集中在轻纺行业,仅有10%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全市拥有的技术基础优势资源占全国总数的份额较低,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或国家标委会秘书处等多位一体的国家级权威技术机构数量很少,在国家技术基础体系中的领先地位尚不明显。
二是装备更新不及时,国际竞争能力不强。由于缺乏稳定和持续增长的专项经费投入,部分在建设初期居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端计量检测装备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水平,甚至出现计量标准器与被检设备精度“能级倒挂”现象。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体意识较弱,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不强、人才欠缺。主导国际和区域计量标准体系关键比对的能力不足,国家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领域国际采标率仅占10%。以标准研究和制定、计量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产品准入检测和评价为一体的综合能力优势不够明显,直接影响了上海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和集聚优势的形成。
三是创新动力不充足,行业发展环境不佳。本市具有政府背景或一定程度行业垄断性的技术机构占全市技术基础资源总量的份额较高,尽管其在公益性、保障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长期处在政策保护下,效率相对较低,市场意识相对较弱,缺乏开放合作意识和开拓高层次增值服务的能力,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均较低。同时,对检测机构的设立条件、规划布局、从业规范、法律责任、监管体系等方面缺乏具体规定。随着技术检测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无序竞争、违规检测的现象日益凸显。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从上海的国际定位来看,各国把加强技术基础建设作为构建国际竞争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一种重要策略,千方百计争取掌握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规则的话语权。特别是发达国家依托先进的技术基础和先发优势,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上海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要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必须加强技术基础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
从上海的全国定位来看,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是中央对上海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给上海技术基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务院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提出,“要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作出贡献”。因此,在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要大力增加技术基础建设投入,建成一批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项目,使部分专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或权威地位,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