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订托养计划。以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为重点对象,组织开展托养服务需求调查,摸清底数,制定托养服务发展计划。
2. 推进集中托养。市、县(市、区)建设集中托养示范中心,乡镇(街道)兴建或依托敬老院,提供托养服务。通过政策扶持、购买服务等措施,鼓励社会兴办集中托养机构。制定实施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合同管理,建立监测奖惩制度,保证托养质量。
3. 鼓励居家安养。完善残疾人居家安养工作管理机制,建立资金补助与服务质量挂钩制度,动员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人员、家庭邻里等力量,依托社区和家庭,为更多居住在家并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生活和就业能力培训、精神慰藉、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4. 开展日间照料。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推进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建设,按照“就近方便”原则,依托社区、企事业单位、托养中心等建设日间照料站,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职业康复、就业等服务。
(六)社会参与
按照“残疾人普遍参与社区活动”目标,建设能满足残疾人无障碍共享公共服务需求的社会环境。
1. 推进设施无障碍。严格落实《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社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和场所等项目实现无障碍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公共停车区、住宅小区停车场优先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加快推进既有道路、建筑物、居住小区、公园绿地,特别是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建筑物、社区服务和文体设施等的无障碍改造,并配备无障碍设备。加快公共交通工具无障碍设备的配置。加强无障碍设施的执法管理,保障无障碍设施的质量和水平。广泛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助,逐步扩大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加强无障碍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和使用无障碍设施技能的培训。
2. 加快信息无障碍。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推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无障碍方式发布政务信息。推进在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立语音提示、屏显字幕、视觉引导等系统。推进电视新闻频道插播手语、屏显字幕。在市、县(市、区)公共图书馆配置盲文图书及有关阅读设备,做好盲人阅读服务。在残疾人服务网络中,提供盲文、有声读物等无障碍信息。扶持推广互联网和电话、手机、电脑、可视设备等信息无障碍产品和技术。
3. 加快文体基地建设。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提供设施及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村远程教育点等基层文化体育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和产品。扶持建设残疾人特殊艺术培训创作和展示基地10个,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30个。
4. 丰富文化生活。将残疾人文化纳入政府文化发展规划,在各级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以及各类文化评奖、艺术比赛中,鼓励和吸纳残疾人或残疾人艺术团体参与。以“残疾人文化艺术周”为载体,开展基层群众性残疾人文化活动。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俱乐部、残疾人组织、特殊教育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残疾人服务机构等组织残疾人参加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进社区”、“文化低保”、“农家书屋”建设等工作中要有为残疾人服务的内容。开展“彩虹行动”,向持证贫困残疾人赠送电视机、安装宽带等,减免有线电视初装费和基本收视维护费。组建台州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团,加强文艺骨干、文艺特长人才的选拔培养,建立人才库和优秀作品库。举办全市残疾人艺术汇演、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艺术汇演,鼓励扶持残疾人参加工艺美术、书画、文学、摄影等艺术活动和创作,培育残疾人艺术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