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
(琼府办〔2011〕184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
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我省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预算绩效是指公共支出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预算绩效管理是由制定明确的公共支出绩效目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和行政问责紧密结合起来等环节组成的不断循环的综合过程,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强调公共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因此,预算绩效管理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化、操作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强调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2011年3月,国务院成立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系会议,指导和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从根本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的有效举措,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二、预算绩效管理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绩效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绩效管理理念,统筹规划、稳步推进、重点突破,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政府都要实行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