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品牌建设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品牌建设的意见
(皖政办〔2011〕8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中药材产业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推动全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打造“绿色加道地”安徽中药材品牌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绿色与道地并重,梳理安徽特色中药材资源和品种,着力进行无公害、零污染种植和养殖;坚持强化品牌意识与提升品牌价值并重,鼓励企业申报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申请注册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力宣传安徽中药材品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对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采取定点保护和仿野生抚育保护;坚持注重品质与扩大规模并重,加快建立道地中药材质量标准,大力推进规范化种植养殖,稳步提高道地中药材产量。

  (二)主要目标。通过省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主产区市、县的共同努力,做到1年打基础、3年见成效、5年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到“十二五”末实现以下目标:

  1.绿色中药材种植养殖大面积推广。全省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2万亩以上的基地5个,1万亩以上的基地10个,5000亩以上的基地20个。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英文简称GAP)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或有机产品认证,通过认证的品种数量争取翻番。

  2.道地中药材品质得到充分保证。常用道地中药材品质优良,在全国有较好影响,中药材各项指标如重金属、硫磺、农药残留等检测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争取再有5个道地中药材品种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个品种申请注册商标。

  3.濒危名贵中药材得到有效保护。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如霍山石斛(米斛)、红豆杉、白及、重楼、竹节参、百蕊草等品种仿野生抚育面积或产量争取提高两倍;野生濒危名贵药用动物如金钱白花蛇、蕲蛇、穿山甲、灵猫等品种获得有效保护,生存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

  二、重点工作措施

  (一)开展示范基地建设。一要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养殖。突出全过程质量控制,积极探索不同生产经营模式条件下的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方式,例如推广“统一供苗、统一种植养殖、统一提供肥料农药、统一回收初加工、统一销售”等先进经验,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均一、稳定。二要推动道地中药材向最佳种植养殖区域集中。引导形成以亳州、阜阳、淮北等地为重点的皖北道地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域;以六安、安庆等地为重点的皖西大别山特色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域;以芜湖、铜陵等地为重点的皖南山区道地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域。三要推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中药企业与道地中药材产地政府、药农合作建立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争取用3-5年时间,列入全省“绿色加道地”品种的中药材均有1个以上的示范基地。努力将铜陵和芜湖凤丹皮基地,黄山杜仲、苦丁茶、垂盆草基地,歙县贡菊、山茱萸基地,祁门祁白术、蕲蛇基地,池州石台山茱萸基地,东至栀子基地,宣城宣木瓜、太子参基地,宁国宁前胡、白术基地,广德金银花、桔梗、白及、黄精基地,旌德灵芝基地,安庆怀宁辛夷、黄柏基地,岳西茯苓、天麻、断血流基地,潜山潜厚朴、瓜蒌、金银花基地,六安霍山石斛、断血流、皖贝母和漫水河百合基地,金寨天麻、茯苓、灵芝基地,舒城舒半夏基地,阜阳颍半夏基地,太和桔梗、板蓝根、薄荷基地,亳州亳菊、亳白芍、桑白皮、天花粉、紫菀基地,淮北蟾蜍(蟾酥)基地,滁州滁菊、甜叶菊基地等,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的皖产中药材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