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关注日益严重的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加强躯体疾病就诊者、职场人群、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建立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性医院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一体化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探索“点-线-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服务组织体系。加强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内涵建设,创建15家日间康复机构示范点。改善精神卫生机构传染科的环境和设施,为精神疾病伴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治疗。
3.加强职业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规范、质量优良”的职业卫生服务体系,优化职业卫生服务资源,完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准入标准,健全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基地,完善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机制,加强重点职业病的研究,建立重点职业病监测、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4.加强采供血服务网络建设。完善本市现场血液募集体系建设,加快流动采血车、献血屋的建设,为献血者提供便捷舒适的条件。加大现场献血的宣传力度,提升市民单次献血400毫升的意愿和比例,促进公民献血模式的转变。加强血液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采供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5.促进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重点传染病防控。深化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工作,大力推进中医康复、慢性病防治、中医健康教育,试点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示范基地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以科学防控为目标,切实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应急应对能力
1.深化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本市病原微生物监测和检测体系,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病原微生物、化学物毒性检测平台,建立以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传染病症状-疾病-病原体主动监测网络,提升病原微生物监测和检测能力。加快筹建中国热带病防治研究中心,开展重点热带病病原和媒介的基础研究,建设热带病监测和预警重点实验室。加强市、区县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监测网络和诊治能力建设,在基础研究、实验室检测、临床诊治等方面形成优势。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鉴定工作,制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标准和办法。
2.加强卫生监督预警和干预。重点围绕卫生服务质量、饮用水卫生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卫生监督预警。强化卫生服务质量监控,构建医疗执业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从水源到居民水龙头的全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控体系,全面掌握本市生活饮用水现状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加强重点环节监管,进一步提高本市生活饮用水水质,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