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5 紫菜半浮动筏式养殖
养殖环境 养殖海区应选择底质沙质、泥沙质,滩面平坦,比降小的滩涂。流速0.1~0.3m/s,盐度22~30。
养殖布局 大潮退潮干露时间不超过4h的中、低潮区。养殖筏架应顺潮流方向布设,每台筏架间距4~6m,每台筏架18栅,每栅挂1~4张苗帘,确保养殖区水流通畅。
养殖密度 养殖苗帘上幼苗密度控制在50~100株/cm。3亩滩涂养殖1亩紫菜(紫菜养殖面积每180m2苗帘折算为1亩)。
3.3.1.6 其他养殖类型
各地应按照海域实际情况,参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制定相关养殖类型的布局规划。
3.3.2 浅海养殖
3.3.2.1 鱼类传统网箱养殖
适用于大黄鱼、眼斑拟石首鱼、鲈鱼、真鲷、黑鲷、日本黄姑鱼等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其他海水鱼类的养殖可参照执行。
养殖环境 网箱应选在海水盐度稳定、水体交换条件好、流速0.5~1.5m/s、避风条件好、风浪小的海域。水深在最低潮时应大于5m,箱底与海底的距离应大于1.5m。
养殖布局 网箱大小规格4.0m×4.0m至6.0m×6.0m不等,若干个网箱连成一个网箱片,每个网箱片面积不超过3000m2,由不超过20个网箱片组成一个网箱区。各网箱片间应留有50m以上宽度的主通道和20m以上宽度的次通道,每个网箱区之间应间隔500m以上。养殖网箱面积不超过网箱区水域面积的50%。
养殖密度 放养密度依养殖品种和规格而定,网箱内养殖密度不超过8 kg/m3。
大黄鱼:全长12~15cm的鱼种为40~20尾/m3、全长17~20cm为25~15尾/m3。
真鲷:全长15~25cm的鱼种为60~30尾/m3,全长25~35cm的为20~10尾/m3。
鲈鱼:全长10cm鱼种为30~50尾/m3;全长达20cm以上时放养密度调整为15~20尾/m3。
眼斑拟石首鱼:体长12~18cm鱼种为22~23尾/m3;体全长达20cm以上时放养密度调整为16尾/m3。
3.3.2.2 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
养殖环境 低潮时水深10m以上,潮流通畅,海区流速小于1.5m/s,流向平直而稳定,采用挡流、分流等措施后网箱内流速小于0.8m/s的海区。
养殖布局 根据网箱大小以及潮流和风浪的不同情况,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由多个网排串联组成网箱养殖区,网排组合的养殖水体以10000m3为宜,网箱排列应与潮流相适应,网排与网排之间,应留间距80m以上宽度的养殖区主通道。
养殖密度 依环境条件而定,初始放养密度5~10kg/m3,最终养殖密度20~25 kg/m3。通常,150~200g的大黄鱼放养密度为30~20尾/m³;100~150g的眼斑拟石首鱼、鲈鱼和鲷科鱼类放养密度为20尾~10尾/m³。
3.3.2.3 鲍鱼筏式和网箱养殖
养殖环境 潮流畅通,流速小于1.5m/s,水质清新,海水盐度27~32,水深15~20m,大潮期低潮时水深5m以上。
养殖布局 浮筏或网箱空间布局参照养鱼网箱布局。
浮筏由木板或塑胶材料与浮球组成,先装置成类似养鱼渔排的结构,规格为3.0m×3.0m×3.0m 、4.0m×4.0m×4.0m或5.0m×5.0m×5.0m,中间再用竹竿平行分隔,竿与竿距离0.6m左右。养鲍笼吊挂于分隔横竿上,笼与笼之间距离以0.6m左右为宜。
新型鲍鱼养殖网箱框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全新原材料制造,或由传统网箱框改造。网箱内布设高密度竖排式鲍鱼养殖箱(俗称鲍鱼公寓、鲍鱼别墅)。
养殖密度 视养成器大小及形状而定,规格为40cm×30cm× 12cm的矩形塑料笼,每笼放入1.5cm规格的鲍苗100~150粒。鲍壳长平均达3.0cm时,按鲍个体规格的大小分类进行密度调整,壳长在2.5cm、3.0cm、3.5cm规格的鲍,每笼分别为35粒、30粒、25粒。当鲍壳长大于4.0cm时,每笼调整为20粒。
3.3.2.4 海参筏式和网箱养殖
海参养殖参照鲍鱼养殖技术要求执行。
3.3.2.5 牡蛎延绳式养殖
养殖环境 低潮时水深大于4m,风浪小、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潮流畅通。
养殖布局 其基本构造是用两条直径2cm,长70~75m的缆绳并列,中间按等距离连接12个聚乙烯浮筒作浮力,两端各以锚固定,将采苗器串吊挂于绳上,每串间距20~40cm。养殖场地每公顷为一个养殖单元,区间距离10~25m。
养殖密度 15~25个苗/壳。
3.3.2.6 巴非蛤底播养殖
养殖环境 底面平坦,泥占70%~80%,砂占20%~30%,潮流流速小于0.4m/s,盐度20~32,营养盐充足,单细胞藻类以优质硅藻为主,细胞密度达80个/ml以上。
养殖布局 每个埕地面积10hm2,埕地间距100m。
养殖密度 8000kg/hm2以下。
3.3.2.7 紫菜浮筏式养殖
养殖环境 潮流畅通、海水交换量大、流速0.1~0.3m/s,海水含氮量高于50mg/m3。
养殖布局 浮动筏架设置应与主要风浪方向平行或呈一个较小的角度,在流急海区,浮筏应顺海流方向排列,每台浮筏间距6~8m,每排浮筏间距20m,每台浮筏一般18栅,每栅可挂1~4张苗帘,帘距0.5m。
养殖密度 养殖苗帘上幼苗密度控制在50~100株/cm。
3.3.2.8 海带延绳式养殖
养殖环境 养殖区水深8~30m为宜,要求潮流畅通,流速0.17~0.7m/s,透明度较大为好,但变化幅度小于3m比较适宜。
养殖布局 筏间距6~8m,每30~40台浮筏为1区,区与区之间“田”字形排列,区间距30~40m。
养殖密度 每3.5~4m的苗绳夹苗90~130株。
3.3.2.9 江蓠延绳式养殖
江蓠养殖参照海带养殖技术要求执行。
3.3.2.10 其他养殖类型
各地应按照海域实际情况,参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制定相关养殖类型的布局规划。
3.3.3 池塘养殖
3.3.3.1池塘生态养殖
池塘生态养殖主要有蛤-虾混养、蛤-虾-蟹混养和蛤-虾-鱼-蟹混养等方式。
养殖环境 养殖场地应选择风浪较小、水源丰富、进排水方便、生物饵料丰富、水质优良、pH在7.5~8.5之间,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建塘。
养殖布局 中低潮区。池塘面积一般1~3hm2,平均深度不小于2m,有效蓄水深度不小于1.5m。池塘进排水渠独立分开,主塘埂面宽不小于2m,支塘埂面宽不小于0.6m。护坡内坡采用条石、水泥混凝土、防渗膜等材料建成或夯实土坡等其他简易护坡,垂直高度不小于2m。池塘配备相应的增氧、投饲等养殖设施设备。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依养殖品种而定。
菲律宾蛤仔苗种规格500~600粒/kg,投苗密度750~1200 kg/hm2;规格1400~1600粒/kg,投苗密度1500~1950 kg/ hm2。
对虾苗种规格0.8~1.0cm(体长),放苗密度30~45万尾/hm2。
梭子蟹苗种规格60~80只/kg,放苗密度6000~9000只/hm2;规格2000~2400只/kg,放苗密度22500~30000只/hm2。
锯缘青蟹苗种规格2000~2500只/kg,放苗密度22500~37500只/hm2。
黄鳍鲷、鲻鱼苗种规格3~5cm(体长) ,放苗密度600~900尾/hm2。
3.3.3.2 池塘海参养殖
养殖环境 养殖场地应选择风浪较小、水源丰富、进排水方便、水质优良、pH在7.5~8.5之间,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建塘。盐度不小于28。
养殖布局 中低潮区。池塘面积一般1~3hm2,平均深度不小于2m,有效蓄水深度不小于1.5m。池塘进排水渠独立分开。投放人工海参礁进行养殖。
养殖密度 参苗规格600~1000头/kg,投放密度10~30头/ m2;60~100头/kg,投放密度8~15头/m2。
3.3.2.3 池塘藻类(江篱)养殖
养殖环境 养殖场地应选择风浪较小、水源丰富、进排水方便、附近有淡水引入、水质优良,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建塘。盐度4~33。
养殖布局 中低潮区。池塘面积一般0.5~1.5hm2,池塘池底平坦,底质砂或砂泥,有效蓄水深度0.8~1.0m,附近有淡水引入池内。池塘进排水渠独立分开。
养殖密度 江篱苗种放苗密度4950kg/hm2。
3.3.2.4 其他养殖类型
各地应按照海域实际情况,参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制定相关养殖类型的布局规划。
4 规划编制材料要求
4.1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采用条文形式表述,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简明扼要,避免论述性和说明性的叙述。
规划文本的电子文档应为Microsoft Word的.doc格式文件。
规划文本编写大纲见附录1。
专项规划文本总体框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
4.2 规划登记表
规划登记表是规划文本的配套材料,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各地根据海域地理位置,以大陆岸线的西端或北端为起点,顺着大陆岸线走向对规划区块进行逐一登记。
规划登记表的电子文档应为Microsoft Word的.doc格式文件。
登记表的样式见附录2。
4.3 规划图件
规划图件是规划文本的配套材料,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规划图件反映规划区块的分布情况。规划图件的电子文档应为Mapinfo的.tab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