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体系。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为目标,以节约、管理和保护为重点,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调度和节水治污作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形成城乡供水、农田灌溉、内河航运、水产养殖及旅游等水资源综合利用格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资源的良性运行机制,最终建立以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为基础的节约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到2015年,全市年取用水总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万元工业增加值和万元GDP取水量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下降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以上均不包括电力用水)。
(三)建设农村水利现代化工程体系。以“幸福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为目标,以“构建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确保农村防洪排涝安全、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为重点,连片治理,整体推进,加快农村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农田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9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以上,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大于90%,旱涝保收面积达到80%以上。同时,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90%以上。
(四)建设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为目标,进行水资源保护、地下水超采控制、水质监测及水资源调度等,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显著改善,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环境。
(五)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快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水利信息网络,完善防汛防旱指挥决策和工程调度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建立综合决策和应急管理系统,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提升水利管理、服务水平。整合资源,加强部门合作,建设水利、环保、水务、交通航道等部门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
无锡市 “十二五” 水利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及目标预期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属性
| 2010年预计
| 2015年目标
|
一
| 水安全
|
|
|
|
|
1
| 中心城区防洪标准
|
| 预期性
| 200年一遇
| 200年一遇
|
2
| 太湖新城防洪标准
|
| 预期性
| 50~100年一遇
| 100~200年一遇
|
3
| 锡东新城防洪标准
|
| 预期性
| 20~50年一遇
| 50~100年一遇
|
4
| 武澄锡虞区防洪标准
|
| 预期性
| 20~50年一遇
| 50年一遇
|
5
| 湖西区防洪标准
|
| 预期性
| 20~50年一遇
| 20~50年一遇
|
6
| 武澄锡虞区排涝标准
|
| 预期性
| 10~20年一遇
| 20年一遇
|
7
| 湖西区排涝标准
|
| 预期性
| 5~10年一遇
| 10年一遇
|
二
| 水资源
|
|
|
|
|
1
| 万元GDP取水量
| m3
| 约束性
| 67
| 55
|
2
| 一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
| 预期性
| 74
| 80
|
3
| 城乡自来水普及率
| %
| 预期性
| 88
| 100
|
4
|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 约束性
| 0.65
| 0.7
|
5
| 农业节水灌溉面积率
| %
| 预期性
| 70
| 80
|
6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 m3
| 预期性
| 16
| 小于15
|
三
| 水环境
|
|
|
|
|
1
| 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
| 约束性
| 25
| 80
|
2
| 13条入湖河道水质达标率
| %
| 预期性
| 46(6条)
| 90(12条)
|
3
|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
| 约束性
| 98
| 100
|
4
| 蓝藻无害化处理率
| %
| 预期性
| 60
| 80
|
5
| 城市化区域水面积率
| %
| 指导性
|
| 8~12
|
第五章 水利发展主要任务
一、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