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

  (一)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组织实施《福建省“十二五”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到2015年,全省建设15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县、区),10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250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二)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编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鼓励企业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执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清洁生产推行方案。依法对污染物超标或超总量排放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使企业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重点围绕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领域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发布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公布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企业名单。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支持高、中费方案的实施,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三)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及尾矿综合利用,建设绿色矿山。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建筑和道路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禁实”向县区和重点乡镇发展,大力发展利废新型建筑材料。废弃物实现就地消化,减少转移。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

  (四)加快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快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再生金属、橡胶、塑料等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办公用品等再制造,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动再制造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五)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鼓励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

  (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转变方式,促进节水减排。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用水指标体系,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在工业、农业、生活用水等领域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全面提升工业节水能力和水平。加强城乡生活节水,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建设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工程。抓好莆田市与泉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到2015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0%。

  七、推进技术开发,构建推广平台

  (一)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将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纳入省级和地方科技计划,完善节能减排技术和循环经济创新体系。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组织高效节能、废物资源化以及小型分散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攻关。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企业技术中心、海外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鼓励组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产学研合作研发机制,推动重大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联合攻关,突破制约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及时跟踪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二)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性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半导体照明、低品位余热利用、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应用、生物脱氮除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水泥和玻璃炉窑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污泥和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金属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技术与设备产业化,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通过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平台,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三)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制定发布福建省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福建省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建立节能减排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加快高效节能节水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节能调速、无功补偿、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技术,鼓励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机、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高效节能装备,加大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的推广应用,依托住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列入“家电下乡”计划的有利时机,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强环保重点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电袋复合除尘、高效节能电除尘、有机废气净化、废水污染防治和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炉等装备。加快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应用,加快推广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的节能环保型建材产品以及再生资源制品。加强与国际组织、政府间双边、多边以及民间渠道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加大推广力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