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拓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提升增值空间分期分批选择大中型企业,实施“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示范工程”,率先实现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型+服务型企业转变。鼓励龙头企业开展系统集成、设备成套、设备租赁、维修改造、再制造等业务,培育一批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在主要产业集聚区,建设集原材料及配套件供应、新装备展销为一体的装备制造业物流配送中心和展览营销中心。
(五)优化地区布局,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优化郑州市东西板块地区布局,东部板块主要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发展煤矿机械、工程机械、电力装备、仪器仪表等产业,西部板块主要发展建筑机械、阀门等配套产品。重点发展区域主要是上街、荥阳、二七、郑州高新区与郑州经济开发区的部分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郑州高新区装备制造及零部件工业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并形成特色。
六、环保分析及管理措施
(一)环保分析装备制造业,不同于化工、冶炼及采掘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相对较小。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量仅相当于国民经济和工业能耗平均水平的6.86%,平均每万元产值能耗仅相当于国民经济和工业能耗平均水平的20.85%。从国内来看,发展装备制造业并未对上海、杭州、沈阳成都等城市的水系、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地域分布来看,郑州市装备制造产业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郑州高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中原区和一些郊县(荥阳、上街)等。如果环保措施到位,将不会给郑州市的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二)管理措施一是实施源头控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进入园区。二是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建立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三是建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环保管理机构,从组织机构上完善环保工作。四是合理布局。根据郑州四季风向,将气体污染较重的一些企业放在下风口位置。五是要求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和ISO 14000国际环境质量标准审计。六是对废水排放口、排气口、噪声定期监测,市环保部门定期抽查。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郑州市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郑州装备制造建设发展情况;建立市级相关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市级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落实各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小组与企业间的联系沟通机制,加强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合作、交流。
(二)加大装备制造业资金支持力度。郑州市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主要用于工程机械、煤矿机械、仪器仪表、轨道交通、新能源设备、农业和食品机械、纺织机械、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方向如下:一是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经过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等)给予补贴。对企业节能技改项目、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项目给予补助。二是鼓励生产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对使用区内自主研发的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的企业,给予研发生产企业一定奖励。三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与引进。对列入规划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资金投入、环保、土地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四是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五是认真执行国家支持机电产品出口的现行免、抵、退税等政策,按内外销价差的一定比例,将企业该部分应纳所得税的金额予以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