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无锡市商品交易市场情况
年份
| 市场个数
| 生活消费品市场个数
| 生产资料市场个数
|
2005
| 434
| 316
| 118
|
2006
| 440
| 328
| 112
|
2007
| 443
| 345
| 98
|
2008
| 411
| 313
| 98
|
2009
| 405
| 313
| 92
|
2010
| 412
| 317
| 95
|
2.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通过投资体制、交易方式和内部管理三项机制创新,全面提升了市场的档次和品位,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名列前茅的批发市场。无锡不锈钢市场交易总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无锡不锈钢市场中远期合约交易价格已对伦敦镍的交易价格走向产生一定影响,东方不锈钢市场编制的不锈钢市场指数已对全国的不锈钢价格产生引导作用,无锡国联金属材料市场等三家市场位列全国同行业前十强,市场的集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市场业态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大部分市场按照现代化的理念大力改造硬件设施,科学经营管理,不断完善仓储、物流、网络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物业管理水平,从本质上改变传统市场落后面貌,逐步转向档次高、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市场。根据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各市场不断创新发展新型市场经营模式,连锁经营和区域性代理等现代交易方式得到普遍推广,部分生产资料大市场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发展现货电子交易;部分新建大市场以专业市场为载体,向加工展示、物流配送、商务办公、金融服务、餐饮旅游服务等结合起来,向市场综合体演变,大量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全方位拓展了市场的服务功能。
4.诚信建设初见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宣传教育,培养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明确提出建设“诚信市场”的目标,深入开展 “诚信宣传周”、“重合同、守信用”、“共建诚信无锡、争做诚信公民”等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和延伸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建设和管理水平,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市场诚信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已有星级文明市场131个,其中五星级12个,四星级32个,三星级67个,二星级20个。
(二)存在问题
1.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空间布局有待改善
市场建设宏观调控较薄弱,重复建设与市场缺位并存。有些类别的市场过多,市场空间布局欠合理,产生“有场无市”、“空壳市场”现象,如建材装潢类市场、汽车及配件类市场、纺织及服装类市场等重复建设较严重,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发展和资源的浪费。
2.产权式商铺隐患多,发展规划难以实现
“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建的几个“国际级”大市场均属于商业地产开发性质项目。商业地产开发的投资目的在于仅做市场的商业地产开发,并不直接、长期经营市场,通过出售市场内的商铺取得房地产短期投资回报。目前我市的大型市场商铺销售主要以“虚拟产权商铺”为主,如若市场经营不善或倒闭,将会给广大市民和银行带来大量不良资产,为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带来隐患。
3.传统市场仍占主流,转型升级相对滞后
我市部分市场仍以传统交易方式为主,市场集约化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投资主体创新意识和现代流通理念不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步伐缓慢,至今没有一家能够上市的市场。大型市场的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等都较为滞后,市场仓储、物流配套不足。
二、发展思路、目标和途径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市场发展理念、组织形式、交易方式和经营模式为核心,以整合市场资源、优化结构和布局为主线,以改造市场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进各类市场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升市场层级。到2015年,把我市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商品物流中心,以满足我市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二)发展目标
1.全市亿元以上商品市场成交总额突破6500亿元,年均增长率16%以上。
2.在商品市场中,成交总额亿元以上市场80家,100亿元市场达到15家,500亿元市场1-2家。
3.完成中心城区传统零售商品市场的商场化改造,基本完成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按照每2-2.5万人口、设置距离不低于1公里配置1个农贸市场的要求,使标准化农贸市场网点覆盖全市城乡社区。
(三)发展途径
1.突出产业转型,加快发展为新兴产业服务的专业市场
无锡作为全国创建新型城市首批试点城市,将进一步加大产业转型力度,重点发展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以及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十二五”期间,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进一步细化产业分工,突出产业转型,重点围绕研发、销售、采购、物流、商务等领域推进主辅分离,打造完整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着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与服务质量,围绕培养一批竞争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知名度大的品牌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光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市场。
2.依托资源整合,集聚发展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建设以突出专业性、加强协调性、发展网络性、管理科学化为发展思路, 依托资源整合,加快生产资料市场集聚发展。市区重点培育发展1个年成交总额达300亿元生产资料大市场(国联金属材料市场)、1-2个年成交额超500亿元以上的生产资料市场集群(西站-钱桥物流园和不锈钢市场集群);适度发展有色金属、化工、设备调剂等生产资料市场;严格控制新建钢材、不锈钢、煤炭、五金机电、木材、橡塑、油漆市场。
3.借力城市升级,改造提升工业及生活消费品市场
根据促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要求,发展工业及生活消费品专业市场。重点培育2个年成交额超100亿元的消费品大市场(无锡国际招商城、五洲工业博览城),3个消费品市场集群(锡沪路建材市场集群、人民西路数码市场集群、锡澄-广益农副产品市场群)。重点培育发展有本地产业支撑的特色商品市场,如电动车、陶瓷、数码、创意、动漫产品;鼓励发展旅游商品、地方民族工艺品、土特产、老年妇女儿童用品、医疗保健、体育用品、劳保用品等市场。适度发展汽车及配件、旧货市场、跳蚤市场。严格控制建材家居、二手机动车、灯饰、服装、针织品、日用百货、药材、保健品、酒类及副食品市场。
4.关注民生工程,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市场
加快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建设步伐,按照相关标准和总体规划,加强流通追溯体系、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发挥批发市场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上的积极作用,完善和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积极推行农产品拍卖制、远程交易、网上交易、集中配售、连锁经营等新型交易及经营方式。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向上下游延伸经营链,通过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采购和物流中心等方式,建立起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快捷流通渠道。重点培育发展朝阳农产品大市场、天鹏食品城、无锡粮油交易中心、水产品交易等四个大型批发市场,完成水产品、家禽等批发市场的移建和扩建。加大规范和整合城市农贸市场的力度,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标准,“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整合一批”农贸市场,到“十二五”期末,标准化农贸市场在社区实现全覆盖,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消费。
5.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商品市场发展模式
推进各类商品市场进行制度创新转型,提高市场的现代化水平。培育引导有条件的生产资料市场、工业及生活消费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为集商品销售、信息发布、金融服务、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会展博览、对外贸易、商住办公、旅游观光、餐饮休闲、有形无形市场于一体的多功能专业市场综合体;探索交易方式的创新,鼓励、扶持商品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无店铺销售、标准仓单交易、信用交易与消费等现代化的新型交易方式,以扩大市场的辐射功能;引导商品市场进行品牌经营、资本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市场通过股份制改组上市融资。建立现代商品流通协作共同体,实现传统商品市场与新型业态的有机结合,提升市场层级,促进市场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商品市场布局
按照城市发展规划,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交通主干道向外辐射,快速内环(青祁路-金城路-江海路-凤翔路)范围以内不再新建大型批发市场及大型综合市场,重型生产资料市场逐步迁往外环线沿线。内环区域内的零售市场以资源整合、改造提升为主,城市快速外环(西环路-S342-北环路-G312-高浪路)范围以内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强集散功能的各类现代化批发大市场、专业市场综合体。
对成熟的大型批发市场向外拓展或迁移优先考虑其用地计划,并预留充分的发展余地,形成 “内零售外批发”、“内轻型外重型”的市场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道口优势发展商品市场,在快速外环沿线的S342与沪宁、新长铁路洛社道口,无锡互通与锡港路道口,锡东互通与锡沪路京沪高铁道口,沪蓉高速玉祁道口、机场互动道口等区域规划专业市场。
(一)重点发展的商品市场
1.立足园区平台,培育发展新兴专业市场
以南长科技创新及服务外包集聚区、北塘凤翔集聚园、崇安广瑞集聚园、锡山国际质量技术服务集聚园、V-Park服务外包园、惠山软件园为载体,突出发展软件研发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专业检测外包等行业,力争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行业应用软件与技术服务支持、行业标准开发及认证测试、ITO的设计与需求分析、BPO的数据分析和咨询、业务流程再造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努力提升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层级。以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滨湖山水城科教产业园国家动漫基地、无锡数字动漫创业服务中心等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技术和产品研发、汽车设计、轻工产品设计、模具设计、精密零件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等。
2.整合优势资源,重点推进金属材料市场
以无锡产业基础为依托,发展形成我市南、北两大金属材料交易集聚区。南面以中储物流、朝阳钢铁市场、南方不锈钢市场等为中心,以品牌为依托,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多资源、多种类的专业市场板块为大市场的特色功能,不断提升其在长三角的特色专业市场地位。北面以国联金属材料市场、东方钢材城、西站物流园区等为中心,建立一个集钢材、不锈钢、有色金属现货与期货相结合、批发交易与电子交易相结合、仓储集散与加工配送相结合的大型物流交易中心,通过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形成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机连接和高效运行,并衔接和辐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西站物流园区要加快西站钢材现货交易、机械设备等“五大基地”建设,打造集信息展现、电子商务、物流配载、仓储管理、金融质押、海关保税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到2015年,将金属材料市场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集生产资料商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的电子商务处理平台,成为江苏省最大金属材料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