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原则。通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产业水平,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改善产品结构。加大对印染行业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水平。
--集聚发展原则。通过优化全市印染行业区域布局,引导和鼓励企业向有条件园区(重点是集中供热、纳管排放)转移,有效构成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原则上不在规划区内的企业不再新批技改项目。
--绿色低碳原则。通过推行绿色经营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物质消耗,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努力从“高碳”时代向“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到2015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在提高产品档次的基础上,实现工业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工业增加值28亿元以上;印染产量不突破现有设计生产能力,控制在45亿米左右。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15年末,主要单位产品产值提高到3.5元/米以上;新型纤维面料、功能整理等高档产品比重有所提高,行业平均新产品产值占全部印染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左右,重点企业达30%以上。
--科技支撑显著提高。到2015年末,印染行业先进技术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培育5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及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力争每年省级以上新产品不少于5只;完成重点技改投入15亿元以上。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到2015年末,单位增加值能耗达到3吨标煤/万元以下,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5%;棉印染项目水回用率要求达到35%以上,其他印染项目水回用率达到50%以上;以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为基数,COD排放量下降28%左右。
--淘汰落后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15年末,力争全部淘汰现有落后产能,在2010年淘汰2.5亿米的基础上,再淘汰10亿米落后产能;对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的生产设备编制淘汰计划,力争“十二五”期末全部淘汰;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准入条件的“低小散”的印染企业,淘汰家数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30%以上。
三、转型升级方向
围绕“总量适度、合理布局、优化升级”的转型升级方向,加快推进“三个一批”,即加快调整一批产品结构,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加快应用一批先进技术。
(一)加快调整一批产品结构
--纯棉与混纺。走精加工、深加工之路,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开发和生产新型家纺和新型混纺产品。主要发展方向:高支特细纱和高支高密坯布,以及纯棉无甲醛抗皱整理产品等。
--化纤面料。采用新原料、新工艺,重点开发三防、清新整理、抗菌、阻燃、免烫、防紫外线等特种功能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发展方向:功能性化纤面料、环保型面料、新合纤产品仿真布料等。
--真丝机织物。积极提高真丝绸印染加工深度,提高织物的色牢度和抗皱免烫性,改进和提升传统的丝绸品质。主要发展方向:抗紫外线、抗老化性能强的真丝印染,防水类高档丝绸彩喷,以及多品种真丝印染等。
(二)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淘汰产品。“十二五”期间,全部淘汰高能耗、高溶比的散毛染色;全部淘汰能耗高档次低的棉纺、毛纺印染产品;逐步淘汰轻薄低档即附加值低的化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