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全市印染行业现状
1.产业规模稳步提升。近几年来,在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在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的带动下,全市印染行业得到了稳步发展和提高。至2010年底,全市印染企业83家,设计生产能力50亿米左右,实际生产总量41.28亿米左右, 占生产设计能力的82%,其中规模以上印染企业70家,实际生产总量31亿米,实现工业产值73.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5%,占纺织工业规模以上总产值的18.54%。目前,我市印染行业已初具规模,并正朝好的方向发展。在产品门类上,纯棉灯芯绒、化纤里子布、真丝机织物等产品已成为我市传统优势产品,尤其是灯芯绒的品种和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在企业管理上,不断引入先进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采用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的企业分别达19家和1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已达32家;在企业发展上,形成了一批产品档次高、技术装备精良、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龙头骨干企业,已有1家企业实现上市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
2.产业集聚初步显现。全市印染行业通过不断的产业改造和巩固,已基本形成德清、长兴、吴兴、南浔等四个相对集中区,这4个县区印染企业家数占全市印染企业的96%,年印染产量占全市印染企业的97%左右。德清县印染行业重点分布在新市、新安和雷甸三个乡镇,主要染整产品为全棉和真丝织物,年染整产量为8.6亿米左右;长兴县印染行业重点集中在夹浦工业区,主要染整产品为化纤织物,并形成了化纤产品染整的高度集聚区,年染整产量为13亿米左右;吴兴区印染行业重点分布在环渚、八里店和织里三个乡镇,主要以棉印染加工为主,年染整产量为7亿米左右;南浔区印染企业31家,占全市印染企业家数的38%,企业重点分布在练市、双林、善链、石综、和孚及南浔经济开发区,染整产品主要有真丝及真丝混纺等,年染整产量为10.5亿米左右。
近年来全市印染行业随着市场化进程和市场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企业自我调整和新建项目的实施,产业集中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长兴县夹浦镇已成为我国里子布染整基地之一,是全国化纤薄型织物重要生产基地;吴兴区美欣达集团已成为国内主要的灯心绒生产基地之一;德清县新市、新安镇形成了一定的真丝、混纺头巾产业集聚;南浔区已形成了真丝、真丝绫绢和混纺头巾等染整产业集中区。
3.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印染行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带动了纺织产业链的快速提升。以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在努力提高传统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以现代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为手段,开发涂料印染、微悬浮体印染、转移印花、数码印花等无水或少水印染工艺技术;采用自动信息化技术对染色机实施优化控制及生产配方生成等技术,提高面料后整理质量。以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积极引进瑞士、韩国等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突出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平衡,减少废水和废气排放,采用生产配方和染色进行自动化控制、短流程加工和降低浴比或无水加工工艺技术,染色浴比可达到1:4以下,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目前,印染行业中已有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4.可持续发展逐步体现。全市印染行业倡导生产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行业污染防治正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积极推行环保、节能、清洁的印染加工技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自觉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和废水治理不达标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的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799吨标煤,低于全省印染行业0.86吨标煤的水平;先进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5%以上;2010年COD排放量3657.46吨,比2005年的总量减少750吨。到目前为止,已有39家企业实现集中供热,56家企业实现集中纳管排放。变频改造、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废水废气余热回收利用,化纤热定型废气回收、棉布低碱冷轧堆前处理、中水回用膜处理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和工艺得到广泛运用,大大降低了印染用水量和污染物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