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 项目期限
| 项目目标
| 主要成效
| 主要部门
|
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工程
| 2011-2015年
| 形成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综合调控机制,提高人口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开展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系列课题项目,构建人口发展调控政策体系。建立常住人口登记管理和统计监测工作体系,加强对人口发展动态的跟踪研究,定期发布人口发展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开发建设人口发展仿真模拟预警系统,提高人口预测预报和政策评估水平。
| 市人口计生委、发改委、公安局、统计局等
|
提升人口素质工程
| 2011-2015年
| 营造有利于人口素质提升的良好社会环境,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 实施优生促进工程,落实财政专项补助,建立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实施0-3岁早教工程,建立早期教养服务体系,强化早教市场准入、指导和监管等工作。实施家庭健康促进工程,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实施残疾人保障工程、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程,关爱特殊人群。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市人口计生委、教育局、财政局、人保局、卫生局、文明办、妇儿工委办、残联等
|
“数字人口”工程
| 2011-2015年
| 深入推进全市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把该系统打造成服务于发展决策、服务于各级政府服务管理的基础性平台。
| 完善市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升级改造人口分析决策平台,提供人口公共信息发布、查询或交换、人口信息采集管理和统计分析、人口信息监督管理等服务;升级改造人口计生工作平台,完善育龄妇女信息采集管理和计划生育业务功能模块;开发二维和三维人口地理信息平台;加快建设人口和家庭公众服务网。
| 市人口计生委、市信电局、公安局、民政局等
|
社会性别平等促进
工程
| 2011-2015年
| 探索建立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长效机制,创造性别平等的社会发展环境。
| 加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体制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打击“两非”专项整治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2015年,全市出生性别比趋向正常。加强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监测评估到。
| 市人口计生委、公安局、卫生局、妇儿工委办、妇联等
|
新市民社会融入能力建设工程
| 2011-2015年
| 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让新市民无障碍融入无锡,促进幸福和谐社会建设。
| 深入实施“一证二合同三承诺”制度,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完善落实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等政策,探索建立以居住证为核心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在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和集贸市场建立新市民服务中心,开展争创先进单位活动。组织开展以携手新市民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 市人口计生委、文明办、公安局、人保局、住保房管局、总工会、共青团市委、计生协等
|
家庭功能发展促进工程
| 2011-2015年
| 提高家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家庭可持续发展,推动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创新。
| 探索建立家庭危机社会干预机制。建立高风险家庭社工责任通报制度,加强对高风险家庭发展能力的监测评估,开展家庭问题专业志愿者咨询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家庭福利政策体系。继续开展“生育关怀”系列行动,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探索出台零就业和低收入家庭就业、创业、创收扶持政策。吸引慈善资金投入,加大对各类特殊、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和扶持力度。
| 市人口计生委、民政局、人保局、卫生局、志愿者总会、共青团市委、市妇联、残联、计生协等
|
构建积极老龄社会促进工程
| 2011-2015年
| 充分开发利用“银发资源”,促进老龄产业发展,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提高全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 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人才开发体系。建立健全老年人才信息平台和老年人才交流中介机构,开展老年人才专项服务。积极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知识和经验密集型产业和为老服务产业。加快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从事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
| 市人口计生委、民政局、人保局等
|
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 2011-2015年
| 建设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拓展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内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 建设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加快技术设备升级,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国家和省级优质服务示范站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国家级示范中心。依托各级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阵地,积极开展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等关爱生命全程服务。
| 市人口计生委、卫生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