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促进外来人口社会融合。把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各地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预算范围。加大流动人口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各类侵权案件,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着力解决流动人口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以常住人口为基数统筹配置教育资源,外来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90%以上。鼓励青年农民工参加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完善落实农民工专项培训补贴制度。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将长期职业教育和短期就业培训相结合,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方式,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就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提供公平就业的环境和条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项政策,使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法律援助、住房等方面享有均等化服务。充分发挥文化、宗教的积极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来锡人口的社会融入,提升对外国国籍来锡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文化多元、文明共享、和谐共处的现代城市社会。
四、努力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家庭福利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家庭危机社会干预机制,提高家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探索出台有利于促进零就业和低收入家庭就业、创业、创收的贴息小额贷款等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重病家庭、单亲家庭、孤寡老人、流浪儿童等特殊、贫困家庭和群体的救助和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家庭生活、残障康复、老年人照料、青少年教育、婴幼儿早期教育、妇女儿童关爱等家庭服务功能建设,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加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整合人口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婚育新风和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社会风尚。
第二节 大力提升人口素质,集聚人力资源优势
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制定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政策措施,为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在内的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跟踪随访等免费服务,确保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每一对计划怀孕夫妇均能享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实现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加强市(县)、区级服务机构优生实验室建设,配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所需设备和仪器,提高服务质量。以市(县)、区和街道(镇)技术服务人员为重点,加强专项技能培训,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能力。重视发挥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在出生缺陷预防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支撑、群众参与的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机制。
二、提升市民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建设健康城市,改善城市健康环境,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消除或减少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健康的威胁,建设“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美好家园。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工程,推进体育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构建并不断完善以运动设施、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和信息咨询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关注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加大残疾人康复工作力度,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使之真正实现“人人享受康复服务”。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完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大力开展市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增强市民健康意识,重视市民心理健康,切实提高市民身心健康水平,2015年,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
三、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构建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多层次终身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协同发展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满足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加快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全日制早教机构,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早期教养服务需求。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竞争能力,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快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促进特殊教育提升发展,优化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教育真正面向社会。鼓励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和提供教育培训。鼓励市民参加外语学习和涉外礼仪培训,提升城市国际化形象。
四、提升市民文明道德素质。以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大力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精神和城市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先进城市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老爱幼、文明礼让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大力倡导市民文明行为,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全面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尽其才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设计,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到2015年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6%以上。建立健全与创新驱动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实施产业人才集聚工程,2015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加快集聚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建立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吸引海内外领军型人才,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新兴产业领域急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强化本地人才生产基地建设,实现本地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互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人才管理、评价、分配、激励、流动和保障机制。增强城市软实力对人才的吸引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集聚和潜能发挥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