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生态城、旅游服务城、高科技城、宜居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强化人口发展综合调控,以优化人口年龄和文化结构、增强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大力实施人力资本优先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制度创新,更加注重政策引导,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更加注重家庭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进一步提升人口素质发展潜能,努力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处理人口与发展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性,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公共福利。发挥人口发展在城乡统筹、环境保护、资源优化配置中的能动作用,着眼长远,突出优化人口结构,统筹规划和调控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均衡发展。
二、坚持统筹协调、综合治理。把人口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区域协作、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的工作格局。发挥人口发展规划在人口宏观调控上的导向作用,运用经济、科技、法律、行政管理手段和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破解人口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创新人口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思路方法,积极应对人口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实现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由注重人的数量和行为管理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由传统分散管理向综合管理服务转变;由“条块分割、以条为主”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转变;由政府统揽向社区化、社会化、规范化转变。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人口发展的功能定位、政策导向、发展基础和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分类指导,探索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模式,健全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开展人口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制订落实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人口发展要以结构优化为导向,把人口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人均受教育年限等作为约束性指标,把人口总量作为指导性指标,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无锡加快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人口结构不断改善,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出生性别比趋向正常。人口老龄化率控制在17.7%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内,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6‰以内。市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每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大于1500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5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6%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5.5年。
二、人口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有机协调。中心老城区人口密度控制在1.6万人/平方公里以内,太湖新城、锡东新城等新城区人口集聚能力显著提升,形成老城区与新城区、江阴市、宜兴市之间的合理人口梯度分布。市域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5%,市区达到80%,城乡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三、统筹协调、权责统一、高效运转的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现居住地人口信息登记率达98%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常住人口统计监测工作体系。以居住证为核心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全覆盖。流动人口现居住地服务管理率达95%以上。
四、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均衡增长,实现人口与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4‰左右,出生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8%以上。人口数量调控机制不断完善,到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700万人左右,其中市区控制在390万人左右、江阴市控制在175万人左右、宜兴市控制在135万人左右。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缓解人口结构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将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纳入各级政府和人口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职责范畴,强化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责任。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制定实施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政策,营造有利于男性和女性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药械市场管理,规范人工终止妊娠药品和计划生育手术器械的经营管理。完善出生统计监测体系,全面实施出生实名登记制度,以住院分娩和出生医学证明为切入点,建立出生人口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加强对怀孕妇女的孕期跟踪管理。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建立卫生、人口计生、药监、公安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对“两非”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综合运用宣传倡导、依法行政、利益导向等多种措施,促进群众婚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推动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
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深化人口老龄化重大前瞻性问题研究,研究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具有较高学历和中高级职业技能年轻就业人口的引进力度,迁入人口中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口达到80%以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压力。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从适度普惠型向全面均等化的历史跨越,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落实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动各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加快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现代养老体系,到2015年每百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达到3.4张。探索建立老年服务志愿者、照料储蓄、长期护理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制度,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构建积极老龄化社会,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为”,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人才开发体系,积极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知识和经验密集型产业,增加老年人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