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沈政办发〔2011〕8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沈阳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和指导“十二五”期间沈阳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的协调与繁荣,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沈阳经济区核心地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经济区发展要求和《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以及《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沈委发〔2008〕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在《沈阳市2008-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沈阳市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基础
我市作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性改革试点城市和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自2008年在全国推广沈阳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以来,特别是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之后,以国家和省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发展契机,着力抢抓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推动作用,实现并提高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文化产业总体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32.74亿元,增速达到20.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4%。从文化产业组成的三个层次规模看,2010年,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实现增加值73.84亿元;以网络、休闲娱乐和其他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服务为主的外围层,实现增加值61.2亿元;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实现增加值97.88亿元。文化产业包含的9大行业类别增速均高于11.0%。我市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厚实的发展基础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初步完成产业布局优化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围绕“三大目标”和“五大任务”,结合市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确立了“一轴、两翼、三中心、四大集聚区、五大交易市场”的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出版发行(印刷)、娱乐演出、动漫制作和文化旅游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影视传媒、创意设计、广告会展和数字内容等新兴产业的基本发展思路。在“东西南北中”的城市空间布局中,规划了东部棋盘山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西部胡台包装印刷产业集聚区、南部浑南动漫产业集聚区、沈阳北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中部“故宫方城”文博旅游产业基地,并提出支持从源头(内容)上引入大项目建设,发挥对基地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借此推动在整个区域产生集聚效应。
(二)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中的文化与科技融合。
市委、市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创新文化产品样式,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为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注入动力和活力。我市目前已为浑南动漫产业集聚区提供了5座动漫大厦,建成了亚洲一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为200家以上企业提供24小时全负荷运转服务;市政府每年列支2000-3000万元作为动漫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骨干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4D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美影厂合作推出了中国第一部立体动画电影并进入全国各大院线;与文化部合作建立了中国4D艺术中心,该中心已被文化部命名为“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基地”。市委、市政府还重点扶持了沈阳非凡创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和拥有国际知名杂技品牌的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拥有民族动漫品牌的辽宁治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
(三)搭建出文化产业投融资和交易展示平台。
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开展银企合作、融资担保,并逐步培育、健全和完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文化产权交易体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积极构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健全行业组织,推行文化领域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动行业组织更好地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责。在重点打造国家级展会品牌“东北文博会”和“印刷技术博览会”的同时,成立了辽宁·沈阳文化知识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通过在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文化企业贷款担保资金,并与沈阳恒信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委托运作协议,为中小文化企业搭建了文化产业投融资和交易展示新平台。
(四)构建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