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序号
| 指 标
| 观测
点数
| 观 测 点
| 数据计算口径
| 评价细则
|
一
|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 3
| *1.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做到“四个统一”:一是事业发展统一规划;二是学校布局统一调整;三是教育经费统一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全额纳入市(县)、区本级财政预算,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等统一标准、统一发放;四是师资队伍统一管理,校长和教师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任免和统一直接调配。
2.对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实行政策倾斜,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形成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机制。
3.继续鼓励乡镇(街道)办教育的积极性,做到职责明确、目标具体、考核严格。
| | 3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观测点1达标 ,其余未全部达标为B;
观测点1未达标为C。
|
二
| 学校布局规划合理,适应未来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和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
| 2
| 4.根据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区划建制和人口变动等新情况,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确保学生就近入学。
5.新城(片区)开发、开发区建设中,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同步规划建设好义务教育学校。
| “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即做到原则上每2-3万人设置一所小学、每3-5万人设置一所初中。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1个观测点达标为B;
2个观测点均未达标为C。
|
三
| 全面执行江苏省小学和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达到100%。
| 3
| 6.所有小学、初中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7. 教育技术装备全部达到省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二类及以上标准,校际教学设备生均值大体相当,装备管理和使用水平全面提高。
*8.所有小学和初中均达到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
| 基本办学条件主要考察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和体育设施;
“教学设备生均值”指教学设备总值除以学生数;“生均值大体相当”即90%以上学校的校生均值与县域生均值差距小于10%。
“所有小学和初中均达到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即所有小学和初中均通过市现代化学校评估验收。
| 3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观测点7和8达标,观测点6未达标为B;
观测点7和8中任意一个未达标就为C。
|
四
| 学校办学规模适度,全面实行标准班额办学。
| 2
| 9.合理控制办学规模,小学一般不超过8轨,初中一般不超过12轨。
10.实行标准班额办学:小学每班40人以内,初中每班45人以内。
|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2个观测点未全部达标为B。
|
五
| 教师队伍师德优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校际师资配置均衡。
| 4
| 11.认真执行省、市教师编制规定,根据事业发展和学科实际需要配齐配足各校各学科专任教师,着力解决好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
*12.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及骨干教师比例校际间大致相当。
13.教师队伍师德师风优良,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14.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专任教师全员培训率达100%,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整体提升,各层次骨干教师比例明显提高。
| “骨干教师”指特级教师、市名教师和市 (县)、区级以上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新秀、工作能手、中小学德育工作带头人;中小学教科研带头人。
“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及骨干教师比例校际间大致相当。”即各项比例90%以上学校与县域比例差距小于10%。
“专任教师全员培训率达100%”,指五年一轮的教师继续教育全覆盖。
| 4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观测点12达标,其余未全部达标为B;
观测点12未达标为C。
|
六
| 建立教师交流长效机制,每年专任教师交流比例、骨干教师交流比例均不低于15%。
| 2
| 15.建立教师交流长效机制。教师交流可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核心是有利于促进区域内校际之间教师队伍的均衡配置。
*16.每年专任教师交流比例、骨干教师交流比例均不低于15%。
| “专任教师交流比例”指交流的教师与教师总数之比,“骨干教师交流比例”指交流的骨干教师与骨干教师总数之比。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观测点16达标,观测点15未达标为B;
观测点16未达标为C。
|
七
| 配优配强每所学校的校长,学校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 2
| 17.建立统一完善的校长选拔聘任、培养交流、考核奖惩制度,全面提高校长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18.所有学校的管理水平整体提高,做到校园环境优美,制度和机制健全,管理科学、民主、规范、高效。
| 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一般不超过三届,每届任期3年。
每年度90%以上学校教职工对校领导班子的满意率达85%以上。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1个观测点达标为B;
2个观测点均未达标为C。
|
八
|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3
| 19.全面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省、市规范办学行为各项规定,免试入学、均衡编班、“减负”等要求全面落实。
*20.所有学校开齐开足规定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考试评价等符合规定,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
21.没有对学校、教师下达升学指标和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排名、奖惩等现象。
| “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指校内体育锻炼的时间,包括体育课、活动课和大课间活动时间。
2010年以来省、市投诉查实情况。
| 3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观测点20达标,其余未全部达标为B;
观测点20未达标为C。
|
九
|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中小学理事会制度。
| 2
| 22.推进依法治校,逐步建立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支持学校依法办学、主动发展,形成学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营造有利于按照教育规律办学的良好环境。
23.完善中小学理事会制度,充分发挥理事会功能,引导社区代表、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 “推进依法治校,逐步建立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包括建立并实行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等。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1个观测点达标为B;
2个观测点均未达标为C。
|
十
| 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低于招生总数的10%。
| 2
| 24.确保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巩固率达到99%以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外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得到良好保障。
*25.调整完善学区设置,有效控制过度“择校”。从2010年起,少数公办热点学校的择校生人数不超过该校新生人数的25%并逐年递减,其他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在2009年基础上逐步递减。到2012年,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低于招生总数的10%。
| “巩固率”指某届小学(初中)毕业生人数与该届一年级时学生数的百分比(正常转学除外);
“外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得到良好保障”指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由公办校或民工子弟学校接收,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达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观测点25达标,观测点24未达标为B;
观测点25未达标为C。
|
十一
| 教育质量优质均衡,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科学合理。
| 2
| *26.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每所学校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优秀率分别达到90%和10%以上,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达90%以上。
27.建立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监测体系,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科学评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 “学业合格”指“全科合格”。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观测点26达标,观测点27未达标为B;
观测点26未达标为C。
|
十二
| 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提高,校校共享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
| 2
| 28.“班班通”和数字化校园比例不断提高。
29.校园网络支持教学、管理功能完善,资源丰富,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校校共享。
| “班班通”比例达85%,近三年比例不断提高。 数字化校园比例达95%,近三年比例不断提高。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1个观测点达标为B;
2个观测点均未达标为C。
|
十三
| 建立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机制,特色办学成效显著。
| 2
| 30.建立支持和鼓励学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制度机制,推动“一校一品”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树立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
31.一批学校在德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逐渐形成特色,不断提升办学品位。
| “一批学校在德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逐渐形成特色,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指一批学校有获市 (县)、区级以上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特色项目。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1个观测点达标为B;
2个观测点均未达标为C。
|
十四
| 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育经费拨付标准省内领先。
| 3
| *32.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师训经费、校舍维修经费等由市(县)、区政府统一保障,教育经费拨付标准省内领先。
33.对农村学校、办学点、学生人数较少的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实行投入倾斜,保证其正常运转所需经费。
34.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按省市标准得到资助。
| “教育经费拨付标准省内领先。”主要考核: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费、师训经费不低于市定标准;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符合规定。
| 3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观测点32达标,其余未全部达标为B;
观测点32未达标为C。
|
十五
| 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 2
| *35.建立健全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学校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强化涉校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36.强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校园周边无污染、无不健康和不安定因素等。
| “建立健全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学校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强化涉校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主要考核:学校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等制度和突发事故处理预案是否齐全;学校人防、技防设施是否达到省市有关规定;有无重大责任事故;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完成情况。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观测点35达标,观测点36未达标为B;
观测点35未达标为C。
|
十六
| 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90%。
| 2
| 37.进行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校园安全、校园环境、教师教书育人以及学校开放办学等方面情况。
38. 进行学校对政府教育保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调查。
| 以多种方式进行相关的满意度调查。
| 2个观测点全部达标为A;
1个观测点达标为B;
2个观测点均未达标为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