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坚持面向民生,共享和谐发展。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到社区、乡镇的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把民生气象与智能气象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民生气象服务模式,完善市民参与的互动机制,优化服务产品和形态,强化为市民生活水平提供服务的能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满意度。使广大市民和来到上海的人们更加均衡地享有温馨、及时、周到、有效的气象服务,使广大市民在出行、健康、防灾、居家和工作等各个方面都能更加切实地感受到气象服务的便利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坚持转变方式,加快科学发展。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加强政府气象、社会气象、市场气象的统筹协调发展。深化市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共同发展本市气象事业的部市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世博后续效应和浦东先行先试带动作用,强化上海气象作为国家气象业务支撑的功能,发挥上海气象作为华东区域气象中心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集约化应用国内外各种优势资源,创造上海气象事业开放式发展的新格局。完善依法发展的制度保障,强化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探索综合发挥气象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瞄准国际一流科技水平,全面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提高气象科技竞争力,率先实现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奋斗目标
适应建设管理一流的现代都市需要的现代化气象综合预警和防灾体系基本建成;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营造生态宜居绿色家园需要的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和服务支撑体系有效发挥作用;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安居乐业需要的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均衡地惠及全体市民。在全国率先建成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通过5年的建设,使得本市气象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在全国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进一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做到在部分优势领域取得领先。
1.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有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今明(48小时)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到90%,7天(168小时)的逐日滚动预报准确率达70%。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小于100公里。强对流天气预报提前量达到45-60分钟。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向公众发布更为精细的降雨分区预报和10天以上天气趋势预报。气象预报用语更加明确、通俗,便于广大市民准确理解。总体预报能力基本达到准确、及时、精细的要求。
2.气象服务民生效益明显提升。市民获取的气象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气象服务产品种类从30类增加到40类。生活气象指数不断贴近市民生活需要。气象信息内容更趋个性化和指导性,不同人群可获得不同的天气预报及应用指南。气象服务个性化、针对性明显提升。气象服务的手段更为百姓喜闻乐见。智能气象及面向市民的互动式服务机制基本建立,市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有效和多元化。市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增加到10条,获取方式从单向式扩展为互动式。逐步实现气象信息时间、地点更加精细,渠道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市民认知和应用气象信息优化生活的能力明显提高。通过丰富、便利、有效、温馨的气象服务,使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提升,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多灾种早期预警及部门联动能力显著提高。气象及相关灾害的预警联动信息实现与全市30个相关部门、15个重点区域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联动、第一时间反馈,满足城市快速应对各类气象及相关灾害的需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速度明显提高,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类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时间不超过15分钟,部分新兴信息媒介的发布时间不超过5分钟。实现全市高影响或高敏感地区气象灾害信息分区式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面向弱势群体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显著提高。实现气象灾害信息“发得出、收得到、用得上”。工程性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售后公房住宅小区的防雷装置检查覆盖率达100%,消防重点场所防雷装置检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防灾知识普及进社区、乡村、企业和学校比例达到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