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气象服务民生能力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更加贴近百姓,服务的主动性、敏感性、针对性显著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达到85%,比2005年提高了12%。气象服务更加关注市民健康和使用便捷,开展了公共卫生气象影响预报、高温热浪影响预报等8种天气影响预报,推出舒适度、紫外线指数、润肤指数等10余种生活气象指数预报。公共气象服务覆盖率达到95%, 2010年市民可获得的气象服务产品种类达到30类、气象服务渠道达到8条 ,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20%和14%。电视滚动气象预警字幕年均180次,发布时效提高了45分钟。利用全市2万余块电子屏发布上亿条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为百姓出行、工作提供跟踪服务。全市已有8000多个居民小区、1700多所学校、100多个乡镇(街道)每天显示天气预报。
5.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有效。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变化及其对城市影响的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定量评估了城市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有效提升。开展了全市风能、太阳能普查和评估,建立了风功率预报系统,气候资源利用与绿色能源开发应用的能力不断增强。多形式开展气象科学知识尤其是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活动,举办了300多场市民互动科普讲座,开展了200多次防灾减灾进校园活动,发放了11万余册防灾减灾手册,特别是利用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平台,专门设立气候变化长廊展区,成功展示了气象科技,传播了气候变化知识,展望了未来气象为上海城市安全运行护航、为人们优质生活保驾的发展方向。面向政府决策者、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者、市民公众不同层次的气候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6.城市气象综合探测及气象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增强。特大型城市综合观测系统初步形成。以城市边界层气象信息获取为重点的大气动力学、热力学、大气化学和生物气象学观测业务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国际先进的上海世博会气象站和国内先进的青浦多普勒天气雷达站;建设梯度气象观测塔13座、风廓线仪9部;建成移动双偏振雷达等观测系统、气象应急卫星通信系统。气象专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峰值速度提升到每秒4万亿次,存储能力达50TB。气象信息骨干网络、气象卫星遥感接收能力得到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水平和及时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安全运行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需求。特别是强对流天气分析预警和台风及海上气象保障等方面的能力,还不能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等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城市大气体征探测、信息存储和运算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和特点的特大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开发工作的科技支撑及服务保障的针对性、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和重点行业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有待全面开展。
--多灾种早期预警体系在资源整合、技术研发和部门联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化,分工明确、决策迅速、反应快捷的多灾种早期预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与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更为有效的衔接能力仍需加强。城市生命线、人流、物流及高影响、高敏感部位的气象应急体系尚不够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法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适应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气象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气象服务在机制、体制和技术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域空间布局、中心城功能发挥、新城建设定位、小城镇建设管理以及新农村建设布局的需要。
--以市民为中心的互动、参与和快捷提供的气象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气象服务在以人为本、关注健康以及惠民等方面尚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完整体系。气象信息的社会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向民众的气象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的科普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