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全面提升无锡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集中区、特色农业区和生态产业带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以“万顷良田”工程建设为抓手,以“两置换一转换”为动力,扶持农业经营大户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一批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规范化肥、农药市场管理,推行测土配肥,实行按需、限量供应,保持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水平。加大有机肥推广补贴、绿肥种植补贴力度,推广生物农药和农业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开展缓释化肥施用试点,研究推广使用吸收率高,残留、污染少的新型化肥可行性的引导政策措施。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现有沟渠塘建设农田余水入河前置库和生态拦截型湿地系统,大幅减少氮磷养分流进水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广实行干湿分离养殖,引导畜农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进行综合利用,增加收入,消除环境污染。相关部门要扶持、培育农村发展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推广使用小型收割和秸秆粉碎一体机械,提倡采用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组织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有效控制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农业份额较大的镇要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站,保证农民秸秆有去处、能创收。大力推进“绿色无锡”建设,力争到2015年,农村林木覆盖率在2010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百分点。
(五)完善生态绿色廊道,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本着保持城市原生态环境完整性与协调性的思想,在城市功能中充分体现生态、环保、低碳、循环、绿色的理念和技术。着力探索建立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社会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山水入城,林地护城,绿带环绕,公园广场点缀”的人居环境布局和五带(即沿江、环湖、宜兴东、西氿生态带,锡山鹅真荡-伯渎港和锡澄界河-马镇湿地保育带)一屏(即宜南丘陵屏障)多廊道(即京杭运河、沪宁高速等沿河、沿路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空间功能格局,形成人与自然协调,互惠互利共生的自然生态体系。
图2 无锡市生态绿色廊道空间布局图(略)
1.完善水系廊道
实施《无锡市“十二五”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以全市的河流、湖泊为切入点,通过保护天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实施岸边防护林工程,保证河流、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十二五”期间,要在鹅湖、滆湖、东氿、西氿等天然湿地中划定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全面停止人工养殖等经济活动,以强化天然湿地的生态功能,弱化天然湿地的经济功能,让原生态湿地休养生息。并努力纠正人工湿地人性化有余、物性化不足的现象,使人工湿地真正成为人类与它类共同生活的乐园。
加快沿江、环湖、宜兴东氿、西氿生态带,锡山鹅真荡-伯渎港和锡澄界河-马镇湿地保育带的“五带”建设。按照“全湖最美,水平最高”的要求,建设城区环太湖生态景观林带。深入推进“五退”(退耕、退渔、退厂、退养、退居)“三还”(还湖、还林、还湿)湖滨保护带建设行动,构建完整的全市环湖生态防护隔离带。建设太湖西岸及主要入湖河道上朔10km两岸的保护林带,增强水土保持、污染拦截、物种栖息的生态功效。实施亮河湾、贡湖湾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漕桥河、官渎港、东氿、阳山荡等上游关键性河、湖湿地,实施武进港-直湖港河口污染拦截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入湖污染。
建成京杭大运河、锡北运河、锡澄运河等四级以上航道和主要入湖河道两侧生态林带改扩建工程,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和污染拦截与生态景观功能。
2.拓建道路廊道
以市域内的交通网络为基础,在高速公路、铁路、不同等级公路两侧布置宽度不等的绿化带,确保全市防护林带的全线贯通和彼此生物信息连接。重点实施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太湖高速等新交通干线两侧防护林带建设,提高交通干线两侧绿化面积和密度,保证绿化宽度、主林带贯通率、造林密度等达到有关要求。提升锡澄、沪宁、锡宜、宁杭和沿江高速公路以及新312国道、环太湖公路两侧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准,确保林带宽度达到50-100米水平。
3.构建城镇生态保护屏障
加快无锡与苏州、常州和江阴之间的市际生态隔离带建设,构建宜南丘陵绿色屏障,形成市域间生态保护屏障。加快“绿色无锡”建设,以山水地形为骨架、风景林地为依托,集绿色通道、广场公园、社区绿地为一体的点、线、面、环、楔相结合的城市护卫生态系统。确保到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加大公园绿地建设的投入,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完善绿地类型,科学配置绿地植物群落,提高绿地养护水平,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保护屏障。扩建增建大型生态绿地,形成城市的多点“绿心”,提高绿地面积总量,建设以区域绿地为背景、绿道及绿网为骨架的绿化体系,打造江南“绿城”,形成宜居城乡。
充分发挥生态景区、城市开放公园、大型公共绿地的生态功能,积极抓好街道(镇)市民绿色广场、社区小公园、重要交通节点出入口绿化林地及城乡结合部生态屏障建设,让绿化带串联起城乡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安全、环境优美、低碳节能的城乡环境,实现景观和生态并重。
4.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保护生物绿色廊道,开放生物活动空间。开展综合物种指数、本地植物指数调查和评价。保护本土原生生态系统,对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河湖、自然湿地、水源保护地等生态和景观的敏感区域,实施严格保护,实现持续利用。加强生物检测和外来物种监控,严格保护宜兴山地原生生态系统,建设沿湖湖滨湿地,恢复太湖湿地生态系统,维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启动生物多样性恢复示范区和保护示范区建设工程,加强转基因物种监控和管理,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六)创新管理机制体制,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1.用好环保政策工具,推动创新发展
完善地区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和区域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运用行政、经济等多重手段促进区域间建立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协作联动机制,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创新环境价格和市场政策。进一步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建立和完善交易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交易,促进环境资源逐步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社会贡献大的环境友好型企业转移。
创新环境财税政策。建立制度化的财政投入预算保障机制,确保环保支出与GDP、财政收入联动增长,确保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环境保护。
创新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制度。建立健全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等制度,逐步形成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相配套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促进绿色发展。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水平。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义务。
2.发展壮大环保产业,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产业必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既是我市环境保护本身的需要,更是社会转型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二五”期间,为再续“环保之乡”的辉煌,我市的环保产业要在做大做强上狠下功夫。一要加强政策指导,搞好规划引导。认真贯彻执行无锡环保产业振兴规划,实行集中发展、差别发展,重点打造宜兴环保科技园、宜兴市高塍镇环保设备特色产业基地两大集聚区,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二要坚持科技引领,推动创新发展。指导环保企业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环保产业科研构架体系,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互动和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能力和吸收再创新能力。当前,特别是要加强膜技术、环保在线自动设备和传感器设备以及高效除磷、脱氮、脱硝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三要实施品牌战略,营造磁场效应。指导环保企业提高环保装备标准化、系列化和成套化水平,在燃煤电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监测监控等重点领域实施关键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与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建立一批环保设备(产品)检测、鉴定、认证认可中心,努力掌握环保产品的话语权。四要加强对外合作,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扩展国际合作,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加强在环保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等方面的合作,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人才引进、培育,大力实施“530”计划,引进环保产业方面的领军型人才。鼓励基地企业与高校联合定向培育环保产业方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改善人才环境,落实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吸引国内外环保产业专家和优秀人才来基地创业。重点培养一批环保产业方面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为基地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支撑。五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发展支持力度。在环保、生态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引进、人员培训及淘汰落后产品、设备、工艺上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把环保、生态作为企业生产力和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传承利用。制定环保产业投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保证成长型环保企业信贷融资,采取BOT、TOT等多元合作,各尽所能,实现政府、企业双赢。
(七)实施“感知环境,智慧环保”工程,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传感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监管领域的应用。2013年建成“无锡市环境监控物联网平台”,力争率先在国内做出示范。完善水、大气和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放射源和危险废物自动监控系统,形成覆盖“水、气、声、碳、固废、放射源”的全方位、全天候的环境预警和防控体系。
1.完善环境监控系统
依托物联网技术,结合“五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太湖水体水质监测监控系统、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放射源监测监控系统、危废监控系统、移动及应急监测监控系统、碳排放监管系统、遥感监测分析系统和机动车尾气监测监控系统,有机整合感知节点以多网融合的方式形成统一的环境监测监控传感网络平台,形成“感知环保”应用工程示范。
开展环境监察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环境监察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推进环境监察工作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推进基层环保监察机构和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人员编制满足执法需要。延伸环境监管触角,强化农村环境监管。开展第三方运行管理质量监督考核,提高在线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拓展污染源自动监控的能力和范围,逐步从终端监控向过程监控延伸,从废水监控向废气、固废和放射源的延伸,全面提升污染源监控的覆盖面和监管水平。
2.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完备的水、大气、噪声环境监测体系,建立核心实验室,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初步实现环境监测现代化。
按照《无锡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完成大气自动监测站点的加密建设工程。优化、增设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和环境空气质量移动监测站,增加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挥发性有机物(VOCS)、能见度、黑碳、浊度、气溶胶光学厚度在线监测仪器,准确、客观地反映目前全市特别是市区范围内环境空气污染状况、特征、规律和趋势,建立起完整、科学的空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建设城市低碳监管系统,通过传感网平台对城市碳足迹进行动态监测。建立碳排放监管指挥决策中心、低碳数据中心、碳排放监管应用系统平台等,采用多种碳检测方式(企业排污终端物联网数据传输、环境监测移动监测车、企业碳排放数据上报)获取碳排放数据,为社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按照调整后的环境噪声功能区划要求,完成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站点加密建设任务。
3.开展环保科研工作
认真落实江苏省环境科技发展规划,结合无锡实际,加强对本地区突出性环境问题的研究,力求破解湖泊有机污染及蓝藻生成机理与生存条件等一批难题。实施太湖(蠡湖)新城流域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太湖新城水环境体系保护及水生态功能恢复的关键技术,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形成水环境容量动态响应机制,努力解决水质型缺水城市的水环境胁迫和水生态退化的问题;针对太湖地区水体普遍存在氮磷超标的情况,摸清流域产生氮磷的主要污染源,识别氮磷污染的关键路径与机制,提出基于氮磷代谢过程优化的污染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方案;开展污水处理厂污泥、河湖清淤淤泥、蓝藻、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食堂饭店泔水、居家生活危废品处置的研究,不断扩大污染控制领域;巩固提高物联网在环保领域的研究应用成果,谋求在大气、噪声、放射源监控方面的突破。
4.构建环境联动信息网络系统
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推进环境管理方式创新为目的,以“统一网络,统一数据中心,统一应用平台,统一运维保障”为原则,全面实现环境政务与业务电子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化、环境信息服务规范化,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服务效能。结合环保管理业务需求,建设具有智能感知能力、高性能计算能力、海量数据存储能力、海量数据挖掘能力、智能数据可视化能力和视频分析能力的智慧型环保信息感知和管理体系,为制定新一代环保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规范做出引领性行业示范。
加快建立集风险源、环境敏感目标、标准规范、事故案例、预案库、专家库、数据信息库为一体的应急指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应急反应工作,构建贯穿“市、县、区”的应急管理模式。实现从“信息模式”向“物联模式”转变,从“应急响应”到“应急调控”转变,不断增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