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
(锡政办发〔2011〕267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环保局、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市环保局、市发改委 2011年10月)
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是今后五年指导全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的决定》、《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和“十二五”的战略构想实施,积极创新环保工作思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和谐宜人新无锡,发挥重要作用。
一、“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执行的主要情况
(一)主要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市”创建为抓手,以太湖(无锡)、蠡湖等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方略,狠抓经济转型发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率先实施“河长制”、区域补偿、“四级管理”等环保工作机制体制创新,开展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保事业的持续进步。
1.环保和生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新观念、新知识、新举措、新成效,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各级组织与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环保实践,自觉建设生态文明。自2008年起每年6月集中开展“环境月”宣传教育,围绕“生态文明我行动”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生态市(县)、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宾馆”和“环境教育基地”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全市所辖市(县)、区已全部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建成绿色学校406所,绿色社区344个,绿色宾馆41个、环境教育基地21个。众多单位、企业、个人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责任主体,环境的改善使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社会的文明进步,保护环境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志愿行动。
2.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实现同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从2805亿元跃升至5793亿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得到了大幅下降,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
2)分别削减32.9%和32%,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污染物减排控制指标,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同步发展。
3.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改善,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全市6个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23个国控断面劣五类水质的个数由2005年底的13个减少到8个,提前实现了省“十一五”规划控制目标。12个国家考核断面,实现100%全部达标;111个地表水考核断面,监测109个,达标101个,水质达标率为92.7%;37个小康断面,均值达标断面数达到33个,达标率为90%。太湖无锡水域,较2005年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分别下降20%以上,总磷、富营养化指数分别下降10%左右,藻类聚集的时间延后、频次和面积大幅减少。水环境质量呈现四个有所改善:即: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改善,13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有所改善,37个小康断面和79个河长制断面水质有所改善,太湖蓝藻水华聚集程度有所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城市全年空气质量达二级和二级以上标准的天数自2006年以来稳定保持在330天以上,2010年全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和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38天。
经过努力,2010年我市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分。
4.总量减排任务提前完成
到“十一五”末,我市共累计落实COD减排工程项目561个,SO
2减排工程项目101个,COD和SO
2在2005年基础上双双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指标,削减率分别达到32.9%和32%。
5.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市创建是我市“十一五”期间环保工作的重点目标,全市各级、各部门咬定目标,狠抓“七大体系”和“九大重点工程”的推进落实,形成了“分级管理,上下联动、属地负责、逐块包干,考核推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2006年,江阴市率先建成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县),2008年,新区通过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考核验收,2009年,宜兴、锡山、惠山、滨湖先后通过了国家生态示范县(市、区)考核验收,2010年12月全市生态市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无锡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的地级市。
6.机制体制不断创新
健全环保投入机制。每年财政新增财力的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2009年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3.5%。
控源截污和全覆盖的河(湖、库、荡、氿)长制全面实施。将无锡市域划分为54172块,实行网格化排水达标区建设制度,截止2010年,已完成排水达标区80%以上控源截污任务;在全市域推行河长制管理,目前,全市1284条河道全面实行了河长制管理。
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与区域环境资源补偿制度。2008年8月,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在我市举行“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市环保局与无锡市石化总厂等企业签定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协议。及时研究出台了《无锡市核发排污许可证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无锡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无锡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细则》,积极探索建立排污交易二级市场,促进环境资源逐步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转移。2008年率先在宜兴市实行区域环境资源补偿试点,2009年推广到全市33个跨区(市)交界断面,凡当月断面水质指标超过控制目标的,上游市(县)、区给予下游市(县)、区相应的环境资源补偿。
(二)“十一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2010年,我市“十一五”环保规划确定的21个指标,18个已经达到或超过规划要求,尚有3个未达到规划要求,分别是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但较2005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59.5%提高到90%,城市绿化覆盖率由40%提高到43.35%,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建设步伐由于资金问题等原因相对滞后。无锡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实现情况见表1。
表1 无锡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实现情况一览表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规划指标值
| 完成情况
|
环境质量指标
| 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
| 100
| 100
| 完成
|
2.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小康断面)
| %
| 90
| 100
| 未完成
|
3.城市全年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的天数
| 天
| 338
| 330
| 完成
|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 dB
| 53.9
| ≤55
| 完成
|
污染物总量指标
| 5.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量
| 万吨
| 4.93
| <7.0
| 完成
|
6.二氧化硫SO2年排放量
| 万吨
| 11.32
| <13.0
| 完成
|
环境经济指标
| 7.单位GDP能耗
| 吨标煤/万元
| 0.736(预期)
| 0.88
| 完成
|
8.单位GDP水耗
| 立方米/万元
| 31.7
| 120
| 完成
|
9.单位GDP化学耗氧量(COD)排放量
| 千克/万元
| 0.85
| 2.6
| 完成
|
10.单位GDP二氧化硫(SO2)排放量
| 千克/万元
| 1.95
| 4.8
| 完成
|
环境污染防治指标
| 11.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
| 城市
| %
| 90以上
| 90
| 完成
|
县城和中心城镇
| %
| -
| 85
| 不单独统计
|
1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 城市
| %
| 100
| 100
| 完成
|
县城和中心城镇
| %
| 100
| 85
| 超额完成
|
13.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
| %
| 100
| 99.8
| 完成
|
14.危险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
| %
| 100
| 100
| 完成
|
生态建设指标
| 15.城市绿化覆盖率
| %
| 43.35
| 45
| 未完成
|
16.森林覆盖率
| %
| 24.5
| 24
| 完成
|
17.环境优美乡镇建设
| %
| 89.6
| 80
| 超额完成
|
18.绿色创建指标
| 市级以上绿色学校创建率
| %
| 61
| 33
| 超额完成
|
市级以上绿色社区创建率
| %
| 53
| 35
|
环境监管能力指标
| 19.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 个(套)
| 13
| 24
| 未完成
|
20.水质断面自动监测设备
| 个(套)
| 86
| 16
| 超额完成
|
21.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
| 水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
| %
| 100
| 70
| 超额完成
|
SO2重点排放企业
| %
| 100
| 80
| 超额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