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川办发[2011]74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面临形势和发展基础
  (一)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全球正在孕育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正在不断展开。
  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国内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全国各省(区、市)纷纷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
  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和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四川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有 14种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其中钒、钛资源保有储量全国第一,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全国第二。四川是全国生物多样性三大中心之一,有优良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库和基因库,素有“中国植物缩影”、“物种富乡”、“中药之库”的美誉。科研机构和人才较多。全省现有各类科技活动机构1461家、普通高校93所,专业技术人员228.8万人,科技活动人员28万人,具有部、省级称号的高层次专家 9000余人(次),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6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3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0家,“两院”院士57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好。全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98家,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62.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9% ;实现出口交货值60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 71.3% 。已初步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为优势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增加。全省 2010年共登记技术合同7000项,成交金额62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609项,3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241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认定授牌的高新技术创新产品 30个,产学研创新联盟101个,国家创新型企业 21家。全年共申请专利40230件,获得专利授权32212件。
  专栏1 2006-2010年全省专利授权变化图(图略)
  (三)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创新支撑能力有待加强。我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匮乏,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储备不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目标导向不明、投入产出率较低,成果转化通道不畅,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配套服务的有效平台尚未形成。
  科技资源分割较为严重。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障碍,我省国防和民用、中央和地方、部门和地区、国有和民营以及产学研等各方科技力量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隔离,科技资金分散投入、科技设施重复建设、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突出。
  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管理部门众多,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机制和宏观管理机构,部门间政策协调难度较大,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多头布局、力量分散、前瞻不够、政策不协调、措施不配套等问题。
  企业融资较为困难。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及可控资源少。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金融担保机构数量少、融资成本高,间接和直接融资均较困难。政府性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较小,对社会资金引导作用不明显,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人才开发机制不够健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真正流向企业的很少。企业高层次人才比重偏低,特别是企业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科技型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严重短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动向,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为战略目标,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统筹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着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依托优势资源、技术和产业领域,加快培育壮大具有我省特色和市场前景较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发挥市场机制,加强政府引导。抓住我国扩大内需,推进消费模式转变的机遇,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建立和完善公共支撑体系,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有效整合资源,强化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中央与地方、军用与民用技术整合,形成中央、军队与地方科技创新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加强技术和产品研发,努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制订一批重要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产业化进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