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以完善预算定额、支出标准为基础的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完善支出标准体系,积极推动项目预算基础资料库建设,建立健全资产配置标准,强化资产与预算的结合。
(二)加强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工作。继续加强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出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历年结余资金清理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三)推进财政预算公开。经人大审议通过的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及时公开;指导部门作为预算编制、执行和公开的主体,按规定要求公开本部门的预算。积极稳妥做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申请公开部门预算信息的答复工作。
(四)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继续加大财政往来款项的清理力度,重点清查预算单位逾期挂账借款,及时追缴到位;继续完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拨付管理流程,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五)深入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按照中央、省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回头看”。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制定具体“回头看”工作方案,落实“回头看”工作措施,确保“回头看”自查面达到100%,并根据下属单位自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下属单位开展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不得低于50%。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经制度的问题,清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杜绝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从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由市国资委牵头,市审计局、市有关国有企业管理部门参与,会同有关单位办理)
(一)完善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年薪制和职工收入分配机制
1.对企业经营者年薪适当封顶。参照省属企业负责人年薪封顶的做法,在现有考核办法框架下研究措施,对市属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年薪适当设置上限,按照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进行适当封顶。
2.不断完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一是将企业经营者年薪的上限水平增长与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增长挂钩。二是将职工工资增长纳入目标责任制范畴,要求企业今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4%。三是规定当年企业平均工资不增长的,经营者的效益年薪不增加。
3.进一步明确经营者薪酬内容和范畴。一是规定列入年薪制范围考核的市属国有企业经营者,除按劳动部门规定的标准内夏季清凉饮料费外,不得再享受国资监管部门核定的年薪以外的其他任何收入。对研发和技术创新成果突出的企业,经国资监管部门批准,可给予相关领导人员特别奖励。二是对于外部奖励,只有同时符合“属于政府奖励,奖励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明确规定用于经营者奖励”这三个条件,才能发放给经营者。三是加大年薪制执行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增强考核结果的严肃性。对违反规定早领、多领、超范围领取年薪的,一经发现,责令退回并扣减一定年薪。
(二)严格执行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1.根据《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关于湖州市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通知》以及市管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做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市管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部署落实和汇总上报工作。
2.严格企业领导人员出国(境)管理。认真执行有关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出国(境)管理的规定,切实做好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出国(境)政审和证件管理工作。
3.开展兼职规范清理工作。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其他企业及下属企业兼任领导职务行为,对符合兼职条件的人员做好审批工作。
4.完善市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和完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建设,规范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监督程序。
(三)加强对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特别是二级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1.开展市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市国资监管部门配合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做好市管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对符合条件的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开展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工作;对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同时,认真做好由市国资监管部门监管的市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及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2.全面开展市属国有企业二级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经市国资监管部门批准同意在二级子公司兼任主要负责人的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由国资监管部门负责直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二是对其他二级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由市属国有企业负责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须报国资监管部门备案。三是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企业将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事后监督与事中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制订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计划,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深化审计内容,认真做好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及时进行整改落实,促进企业加强内控、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