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市市区部分农贸市场已经转制为民营,受资金缺乏和投资回报率低等因素影响,加上业主的守摊意识较为普遍,致使市场软硬件设施比较简陋落后,“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2.公有或集体所有的农贸市场,大多数已实行个人承包经营,由于承包经营者的租赁承包金不断增加,以及租赁期限缩短和各种费用增加,致使承包者无力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极大地影响了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
3.部门农贸市场周边无证摊贩乱设摊,造成环境、卫生和交通多种问题,且因其逃避了租赁费和规费,致使市场的蔬菜等商品价格“内高外低”,形成不公平竞争,导致市场内部摊位萎缩,市场管理困难,极大阻碍了市场发展,影响了业主稳定。市场管理部门对市场外部摊贩又无力管理也无权管理;而多头、多部门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难以协调一致,造成无序管理,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老市场被拆除,而新建楼盘小区在设计规划时虽留有商业用房,但租金或房产价格昂贵,农贸市场因经营成本高而无力进驻经营。特别是部分农贸市场因城市道路扩建拆除后,由于经营性用地需招拍挂出让,未能及时复建。有些农贸市场部分附属设施被拆除后,也没有进行调整,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居民买菜难,有的地区再次形成新的路边市场。
5.政府对农贸市场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各项优惠政策不到位。近几年,“农改商”政策扶持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农贸市场的整个改造成本相比,政府扶持补贴资金明显不足;当前对农贸市场民生公益的性质定位,还有一定距离。
6.部分农贸市场存在产权不明晰、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主体资金积累少等问题。
三、规划原则
(一)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农贸市场规划与《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无锡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及各区域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结合,以各类型的城市规划作为农贸市场布点规划编制主要支撑。
(二)与城市环境相协调。随着现代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农贸市场作为城市构成元素之一,应该充分与城市建设状况、市场周边环境相协调。
(三)因地制宜。根据现状各农贸市场所处的位置及存在的不同情况和问题,采取不同的规划方式,不搞“一刀切”。对新增农贸市场,应充分分析所处区域未来发展状况,确定其建设模式、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指标。
(四)循序渐进。在农贸市场建设过程中,采取先易后难、逐个突破的策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通过“补缺”的方式,在城市农贸市场布局缺口较大区域新增农贸市场;以规划为依据,在城市未来发展区域控制农贸市场的建设,并最终形成合理的农贸市场体系。
四、规划目标
引导建设一个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公益与效益相协调,同时具有高度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农贸市场布局体系,并对今后无锡市市区农贸市场提出统一的规划要求、配置标准,指导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与新增建设。合理布局全市农贸市场,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农贸市场为基础、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市场网络和健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具体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