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镇政办发〔2011〕225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镇江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八日

  镇江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现实基础
  经过“十一五”期间镇江旅游产业的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镇江旅游业已初步具备加速发展的基础,正步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
  1.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2010年度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2668.78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122.9%;2010年度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3.19亿元,比2005年增长174.2%;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9.1%,比2005年增长2.26个百分点,旅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进一步提升。(具体完成指标见表1)
  表1:“十一五”期末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2010年

指标完成

接待游客数

(万人次)

全市旅游综合收入

旅游增加值(亿元)

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

境外

国内

旅游总收入(亿元)

外汇收入

(万美元)

国内收入(亿元)

“十五”期末已完成

30.62

1166.97

117.87

17987.79

103.78

43.26

6.84

“十一五”期末已完成

完成数

61.33

2607.45

323.19

47000

285.59

160

9.1

与“十五”期末比增幅(%)

100%

123.4%

174.2%

161.3%

175.2%

269.9%

34.5%

“十一五”年均递增(%)

15.03

17.41

22.4

19.21

22.48

-

-


  (备注:为便于纵向比较,外汇按原口径计算)
  2.旅游产业功能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综合投入300亿元,旅游景观建设、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得到提升。
  重点景区实施建成。“青山绿水”工程、生态市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整体形象工程组织设施;南山莲花洞景区建设、金山湖景区新建、“三山”综合改造、茅山综合提升等一批具有镇江特色和个性的新老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点)建成。截止2010年底,全市拥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30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8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点3家。
  旅游配套得到提升。“超越神话”演艺广场、乡村爱情大舞台、八佰伴、欧尚、沃尔玛等旅游配套要素,以及沪宁城铁、沿江高速公路、火车站、汽车站等配套建设得到提升;全市旅游饭店床位数25300张,比2005年增幅达202.4%,旅游星级饭店50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7家);金陵润扬大桥酒店、句容世贸大酒店、丹阳金陵阅江国际大酒店、京口皇冠假日酒店、万达广场酒店等11家按照五星级标准开工建设。
  城市功能初步完善。拥有旅行社84家(其中,经营出境游业务的旅行社3家),超3000万元的旅行社达4家,比2005年实现零的突破。开通12301旅游服务热线,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投诉中心正在建立。城市公交车辆、出租车辆实施更新,拥有规模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80家,城市旅游产业功能明显增强。(具体完成指标见表2)
  表2:“十一五”期末旅游创建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指标

星级饭店

旅行社

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

星级乡村旅游点

工业旅游示范点

规模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

 

其中,四星级以上

 

其中,3000万元规模以上

 

其中,4A级以上

 

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十五”期末已完成

29

4

57

1

19

5

0

 

0

43

“十一五”期末已完成

50

8

84

5

30

8

7

7

1

80

与“十五”期末比增幅(%)

72.4%

100%

47.4%

400%

76.5%

60

--

--

--

86.1%


  3.旅游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十一五”期间,镇江旅游业面对冰雪、地震、奥运安保、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等不利因素影响,多渠道、多手段、广角度推介镇江旅游资源。
  在旅游创新营销上,组织开展“迎奥运”、“魅力东方迎世博-走进镇江”系列旅游推介活动;与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7集镇江专题旅游片,首播重播时长21小时;市场化运作“春风又绿江南岸”镇江旅游节;与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合作开展杭州万人“满眼风光镇江游”活动;首次发放8800万元面值市委旅游消费券;启动了自驾旅游“护照”发行工作,办理“迎世博、游镇江”特惠旅游护照5000本,通过网络发放旅游消费电子优惠券;在城际列车视屏播放镇江旅游宣传片,在沪宁高速树立15块大型旅游形象广告牌,与移动公司合作开通WAP彩版手机报;旅游企业组建旅行社联合体等。
  在区域旅游合作上,境内,提出拓展“长三角”核心市场、兼顾“环渤海旅游圈”和“珠三角旅游圈”市场的区域合作概念,率先提出并组织“宁镇扬”区域旅游联合体推介。境外,与台湾澎湖县签订“关于加强旅游观光业交流合作”备忘录,首开两地包机直航双向旅游,第一次开通大陆至澎湖的空中航线,第一次实现大陆赴台湾地区游客的落地签,第一次对开大陆飞台湾澎湖的民航包机,第一次组织大陆与台湾地区旅游团组的双向互动等。
  在旅游节庆培育上,成功运作镇江旅游形象宣传主题语和标识征集活动,举办“春风又绿江南岸”镇江旅游节、金山旅游文化节、金山湖龙舟赛、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联盟会议等。
  4.融合发展氛围正在形成
  “十一五”期间,镇江旅游博采各行各业之旅游元素,初步拓展旅游功能,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合力发展氛围。
  在产业融合上,第一产业中的,丹徒龙恩木屋度假村、江苏农博园、圣妙农庄等7家创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第二产业中的,金东纸业建成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恒顺建成中国首家醋博物馆并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主题之旅”示范点;第三产建筑业中的,苏宁、万达城市群组、规划展示馆、体育馆等城市配套品牌正在酝酿。
  在城乡建设上,新市镇建设、特色旅游镇(村)建设组织实施,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茅以升纪念馆形成新亮点等。
  在商贸服务业上,“长江三鲜”、“镇江三怪”、“丹阳黄酒”、“乡村野菜”成为游客光临镇江的首选,香醋、眼镜、地方工艺品、特色农副产品备受青睐。
  在合力兴旅上,市四套班子和各部门各行业高度重视和关注旅游产业,旅游对关联行业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5.旅游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出台《镇江市振兴旅游业发展三年(2008-2010年)行动纲要》,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关于倾力打造旅游强市的若干建议》、《镇江市市区旅游接待奖励试行办法》、《关于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的意见》、《关于促进旅游宾馆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市旅委职能得到强化,统领全市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句容市政府设立旅游发展资金950万元,理顺茅山管理体制、扩充宝华山行政区划,所有乡镇增设“旅游办公室”。丹阳市政府设立旅游发展资金630万元,筹建旅游发展总公司。扬中市政府将西沙岛扬中段的管理、开发权赋予该市旅游局。润州区设立旅游局。镇江新区明确圌山管委会旅游行政管理职能等。
  与此同时,全市旅游市场准入的放宽,RBD等新模式的引进,市场化运作手段的引入,有效拓展了市场空间,提升了镇江旅游综合竞争力,镇江旅游大市地位初步确立。
  “十一五”期间,在旅游体制与机制的创新,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合理利用,城市形象和企业品牌的打造与推广,企业规模的培育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和结构优化,参与性产品的开发,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以及部分重点项目的实施上,还存在不足,“十二五”期间,将着力解决上述问题,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发挥好旅游业的支撑作用。
  (二)发展趋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镇江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是战略性的,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也是空前的,但总体是,机遇远大于挑战。
  1.发展机遇
  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为全球旅游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从国内旅游政策环境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及江苏省出台加快旅游业发展政策性文件,旅游转型升级成为国家战略,为“十二五”期间镇江旅游业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将“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良好的外围发展环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