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强标准化参与能力,掌握标准制修订话语权。争取落户广东的国际和国家级TC/SC/WG达230个以上,建设省级TC/SC200个以上,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以上。累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650个以上。每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产品达1300种以上,87.5%以上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1350家规模以上企业创建成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3.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水平,促进外贸健康发展。加强对主要贸易国和地区、重点贸易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建立重点产业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政府部门、专业研究机构、产业集群和企业形成联合应对体系。指导500家重点企业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和防控体系。
4.构建标准服务支撑体系,推动技术标准有效实施。累计建设60个服务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国家质检中心。建设150个服务于产业集群、专业镇及产业园区标准制修订、质量检测、技术研发的省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以省级技术机构为依托的重点检验检测基地。重点建设集国内外标准采集、加工、研制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省标准馆,力争标准馆藏量达240万件。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立现代产业标准体系。
1.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加强汽车、装备制造、船舶、钢铁、石化、核电设备、风电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等产业先进标准制修订工作,力争覆盖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运、使用等全过程,提高技术标准门槛,完善先进制造业标准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2.在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做好金融、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外包服务和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标准规划;完善文化、体育、卫生、旅游、地理信息等公共服务领域和住宿餐饮、房地产中介、零售、社区服务、家政等民生服务领域的服务业标准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
3.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关键技术和产品为核心,重点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标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龙头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加大力度推进专利技术与标准融合,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提高标准自主知识产权含量,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4.在现代农业领域,优先制定以优质粮食、特色园艺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现代林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获地理标志认证、广东特色突出、营养特征明显的农产品标准,着力创建农业品牌。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跟踪追溯标准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