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有机结合,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绩效控制和管理。
(一)编制部门事业发展计划。预算单位和主管部门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部门职责,编制本部门年度事业发展计划。根据各部门事业发展计划编制年度部门预算,加强项目论证和审核,列入项目库中的项目应当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排序,并实行滚动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配置标准编制资产购置预算。
(二)加强绩效目标编制管理。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预算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要同时制定绩效目标,并编制清晰、量化、便于考核的绩效指标。主管部门要负责对部门本级和下级单位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财政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的绩效目标,结合年度政府工作重点和政府财力,审核确定预算安排。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资金投资评审工作,提高评审效率。
(三)突出绩效导向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实行事前绩效评估制度,财政部门要依据部门战略规划、事业发展规划、项目申报理由,对重点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申请资金额度的合理性、财政支持的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证,并根据评估结果安排项目预算。在资金分配环节要探索引入竞争机制,根据预期绩效以公开、竞争、透明的方式分配资金。
(四)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管理。要健全各单位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完善预算支出责任制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财政部门要加强国库执行管理,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作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落脚点,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主管部门、预算单位要加强资产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按规定做好相关工作。
(五)预算执行中要加强绩效跟踪管理。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建立绩效跟踪机制,加强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跟踪管理、督促检查。当预算执行绩效与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主管部门要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并采取矫正措施。
(六)预算执行后要实施绩效评价。预算执行结束后,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本部门的绩效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报财政部门备案。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绩效评价有关规章制度,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各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并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对部门支出绩效实施财政绩效评价和再评价。通过实施绩效评价,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