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行业并购和重组,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级品牌的大企业。到2015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30-35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3-5家。(市科工贸信委牵头)
(十六)实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融资计划、产业链配套计划、人才与创新支持和市场开拓五个专项计划。“十二五”期间,力争培育200家中小企业在海内外上市。规划建设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总部基地。(市科工贸信委牵头)
四、加快建设智慧深圳
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智慧深圳。
(一)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络,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到2015年,全市宽带用户数突破400万户,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超过99%,基本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市科工贸信委牵头)
(二)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整合存储资源和运算资源,打造面向应用的城市公共云计算平台。建设物联网传感信息网络平台、物联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争取开通国际通信专用通道。鼓励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程,建设国家“三网融合”示范市。(市科工贸信委牵头)
(三)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建立覆盖全业务、全流程的电子政务体系,增强政府网站的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完善空间地理、人口、法人单位等基础数据库,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市政府办公厅、科工贸信委牵头)
(四)推进《规划纲要》确定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加大城市物联网传感网络建设与整合力度。建设高效低碳的智能交通系统,健全跨部门的主动、预应式城市安全和应急信息管理体系。应用物联网技术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使用进行全程监管。推动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化、智能化,深化“数字城管”应用。(市科工贸信委、交通运输委、应急办、药品监管局、人居环境委、城管局等相关部门牵头)
(五)推广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模式。深化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障、人事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管理信息化水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教育局、民政局、人力资源保障局牵头)
(六)推广应用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制造等先进研发设计技术,数控、柔性制造等先进加工控制技术。增强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鼓励传统行业加快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用信息技术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市科工贸信委牵头)
(七)扶持和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发展第三方和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促进网上商城和国际贸易电子化发展,完善电子商务信用、支付、物流和认证等支撑体系。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市。(市科工贸信委、金融办牵头)
(八)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失窃密的防范能力和预警检测、容灾备份、应急处理能力。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建立健全网络信任、电子取证体系。(市公安局、科工贸信委牵头)
(九)加强信息安全法规建设和有关标准的制定,提高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对网络违法有害信息的清理整治,强化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构建网络诚信体系,加强无线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市科工贸信委、公安局、法制办牵头)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对原特区外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民生幸福水平。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建设职业培训体系。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法制办牵头)
(二)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到2015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完善医疗保险体系,调整医疗保险待遇结构。加强工伤预防和康复服务。健全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牵头)
(三)推进《规划纲要》确定的养老等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事业项目建设,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扩大对特殊群体的覆盖。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第二条保障线,到2015年,机构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每千名户籍老人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市民政局牵头)
(四)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筹集和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形成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安居型商品房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市住房建设局牵头)
(五)提升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推进高等教育跨跃式发展。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规范学前教育管理。推进《规划纲要》确定的教育事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和全寄宿制普通高中。“十二五”期间,市、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个百分点。到201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5万人,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新增2.5万个普通高中学位,95%以上幼儿园达到规范化标准。(市教育局牵头)
(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高职院校与境外院校、企业联合办学,鼓励企业建设特色学院,组建职业教育联盟。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中职、高技学校建设。(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教育局牵头)
(七)推进《规划纲要》确定的市滨海医院、市宝荷医院、市新安医院等医疗卫生事业项目建设,推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完善社康中心网络,完成社康中心基本设备标准化配置,提高社康中心的服务质量,鼓励并规范社会力量兴办社康中心。到2015年,新增医疗床位1.5万张,千人医生数和千人病床数分别达到2.6人和3.4张,实现各区至少拥有1家三级综合医院。(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牵头)
(八)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推进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推进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加强以全科医师配备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范化建设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和急救网络工作平台,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到2015年,力争每个社康中心拥有2名全科医师,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牵头)
(九)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进《规划纲要》确定的市艺术学校新址建设工程、市文学艺术中心、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等文化事业项目建设。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支持深圳报业、广电、出版发行集团打造一流传媒集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鼓励民间文艺社团发展。合理布局公共文体设施,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动重点竞技体育项目实现新突破,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规划国土委牵头)
(十)做好大运会的场馆运营、赛事组织、后勤服务、安全保障、旅游接待等筹备和举办工作。创新大运场馆赛后运营管理模式,提高场馆资源利用效益。(市文体旅游局牵头)
(十一)推进大鹏所城、南头古城、客家民居、咸头岭遗址等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和考古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保护、传承、展示和开发工作。加强改革开放历史文物的普查、征集、整理。(市文体旅游局牵头)
六、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拓宽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渠道,推行居委会直选制度,直选率力争达到100%。(市民政局牵头)
(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率先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和综合评估。(市法制办牵头)
(三)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干部任用、行政审批、土地出让、政府工程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等领域的监督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廉洁城市。(市监察局牵头)
(四)推行重大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市法制办、发展改革委牵头)
(五)完善矛盾纠纷防范和化解机制,健全信访接访制度,完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网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工作联动机制。构建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的工作网。(市信访局牵头)
(六)整合社区管理资源,完善跨部门综合性社区服务模式,健全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织造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群众满意、覆盖全社会的服务网和民心网,构建现代化和谐社区。(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牵头)
(七)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建法制健全、规范有序、分类指导、监督有力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市民依托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新机制。(市民政局牵头)
(八)推进科技强警,健全覆盖全市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网络及快速反应系统,建立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网格化的动态治安防控体系。到2015年,全面建成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现代警务机制和群防群治网络,“110”有效刑事警情接报数累计下降幅度不低于15%,市民安全感明显增强。(市公安局牵头)
(九)建立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安全风险评估,加大安全监督和治理力度,提高市民饮食用药安全水平。到2015年,食品生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2%以上,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达到95%以上。(市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管局牵头)
(十)健全城市灾害综合预防体系、城市应急信息网络和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预警防控,提高应对和处置能力。加快重要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及水文、气象、地震、地质灾害等监测网站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公共气象服务工程,完善各类三防、应急工程。加强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国防动员预案,提高平战转换能力。优化人防工程建设布局和结构比例。到2015年,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五年累计下降幅度不低于10%。(市应急办、科工贸信委、发展改革委、气象局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