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的挑战。“十二五”期间,我省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明显。预计“十二五”期间我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将超过6400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总量与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劳动者总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民工、地震灾区劳动者、被征地农民和通过公益性岗位、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就业的稳定性较差。民族地区就业机会不多。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招工难”和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并存,技能劳动者短缺问题更加凸显,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在一定时期内加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亟需改变。我国外向型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面临减弱,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新型城镇化加速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增大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也给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方向,按照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大力推进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统筹各类人群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提高保障水平,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共享成果。注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通过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报酬,改善劳动条件,加强社会保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加财政用于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
作,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统筹城乡、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建立和完善平等的就业制度,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有机融合,加强各地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惠及不同人群。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制度和政策的工作力度。
3.整合资源,综合利用。整合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发挥政策的叠加效果。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实行整体建设、专项服务。打破部门界限,合理调配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更好地方便群众,节约成本,提高服务效能。
4.远近结合,注重持续。既服从“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现实需要,又面向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