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冀政办函〔2011〕31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为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我省新农村建设进程,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1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2010年总产量达到29759万吨,比2005年增加3773万吨。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占全省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81%,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6%,比2005年提高92个百分点。
2农村新民居建设扎实推进。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了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重大部署,2009年首批启动了1000个示范村,已有近80%基本完成建设与改造任务。2010年确定的2000个示范村全部开工建设,80%的村已有明显形象进度。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我省推进新民居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很好的切入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结合点,对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扩大消费、拉动投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主流是健康的、推进是有序的,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以水、路、气、电、讯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在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和线路公交化改造,基本实现了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的目标;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基本实现户户通电;5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全省新解决了36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16万户,累计完成300多万户,总量居全国第四位。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农村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得到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农民参合率达到94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
5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十一五”时期,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得到系统性完善,“三农”投入大幅度增长,农业补贴范围扩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土地征用制度和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92个县实施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6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482元提高到2010年的5958元,年均增长11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5年的2166元提高到2010年的3845元,年均增长122%。农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1%,比2005年下降59个百分点。
二、面临形势
(一)阶段性特征。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发展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十二五”时期,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转型,新农村建设进入一个全面改革、科学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