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4.产品开发、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市场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围绕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延伸和调整,产品开发和科技进步力度不断加大。全行业已拥有3个省级以上、6个市级以上技术开发中心,有127个产品开发、技术创新项目通过国家和省验收,填补国内空白 121项,有92项和18项分别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26项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新产品的产值率达到50%以上。我市纺织服装产品已由传统的两纱两布发展到纱、布、丝、毛、地毯、毛巾、服装、布艺等八大类3000多个品种。通过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产品销往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销往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7年和2008年,分别成功举办了“山东枣庄纺织服装交易会”和“中国(枣庄)针织文化衫交易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名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和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以棉纺织初加工产品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精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较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对技术创新缺乏认识,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纺织产品虽然门类齐全,但知名品牌和自主品牌较少,目前仅有山东万泰公司的纱和牛仔布、翔豹制衣、金田服饰的牛仔服是山东名牌产品,主要靠来料加工、贴牌加工,缺乏核心竞争力。
  2.产业集群“松、散”。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虽初具规模,但与国内知名纺织名城名镇和产业集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市产业集群统一规划水平不高,产销功能、产业链接分工不够明确,各类企业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政策措施不够配套,总体规模不足,距纺织名城名镇和特色产业集群的目标还较远。
  3.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滞后。企业集团规模普遍偏小。目前,仅有3家企业销售收入过5亿元,3家企业列入全市“6635”企业集团发展目标规划,2家企业列入全省50户重点纺织企业,没有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与我市其它行业的骨干企业比较,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小。
  4.历史遗留问题较重。部分老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债务包袱、人员包袱沉重,历史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客观上仍然制约着纺织行业的发展。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市纺织服装产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提高竞争力的机遇,纺织服装产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一)面临的挑战。
  1.人民币持续升值,影响和制约着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对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积极意义。但由于纺织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量大,平均利润率低,加之我市多为中小纺织企业,国际经营水平不高,抵御汇率风险能力较弱,很难适应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局面,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国际贸易壁垒、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设置环保、技术障碍,并通过对部分纺织品实行数量限制,形成贸易壁垒,使我市的纺织服装出口受到一定制约。
  3.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其劳动力成本仅为我国的1/3,政府给予的扶持政策也非常优惠,导致一些原来到国内投资的外企,大量转移到上述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纺织业形成竞争压力。
  4.成本增高,资金缺乏。能源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不稳定,严重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加剧了行业经营困难。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贷款难。
  (二)面临的机遇。
  1.国家采取拉动内需和促进出口的双向措施,为轻纺产业走出困境提供了机遇。国家出台的扶持纺织企业的10项扩大内需措施、6项支持轻纺等重点产业政策措施,加大了对轻纺行业的扶持力度。国家明确承诺继续上调部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调低存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贷款门槛、取消银行贷款数额限制、减免中小企业部分税费、实行增值税改革等。对中小企业居多的我市纺织服装行业,可以大大提高其生存能力、赢利能力,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
  2.国内外市场对纺织服装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为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国内市场拥有巨大潜力。目前我国纺织品消费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均纤维耗用量比发达国家人均水平低很多,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只有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一,纺织服装产业在扩大内需方面存在巨大的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需求将会向多层次、多档次、个性化和功能化发展,也为我市的纺织品服装提供了销路。其次,全球纺织品刚性需求和贸易将会逐步增长,特别是对我国纺织品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3.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竞争优势仍然存在。规模以上企业90%以上运转正常,30%的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多年来形成的行业劳动力资源、人才、技术、管理、市场渠道等优势,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为我市纺织服装业度过难关、再图发展奠定了基础。
  4.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要求必须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纺织服装业作为解决就业和民生的一大产业,其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目前,我市纺织服装行业提供了6.2万个工作岗位,解决了部分农民家庭的生计问题。今后,纺织服装行业仍将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稳定社会、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行业。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全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提升纺织产业经济为目标,在提升传统产品的同时,着力发展服装和家纺两条产业链;以加强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着力创建自主品牌,积极培育名牌产品、特色产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加快名城、名镇、纺织工业园和纺织专业市场建设,壮大行业竞争优势。
  (二)发展原则。
  1.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把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与再创新结合起来,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提升我市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力。
  2.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节能降耗、增加效益、科技含量高、减少污染、清洁生产、保护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3.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企业集团发展战略。鼓励引导企业争创国际名牌、中国名牌、山东名牌和出口名牌,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提升我市纺织服装产品竞争力。着力培植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带动纺织服装经济的腾飞。
  4.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在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水平的基础上,各产业集群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尽快打造形成一批集科研创新、生产加工、贸易流通等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创建纺织名城、名镇,提高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达到431亿元,增加值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15%;销售收入达到436亿元,年均增长15.2%;利税达到38亿元,利润21亿元,年均增长11.5%。其中服装产业总产值达到145亿元,增加值36亿元,销售收入140亿元,利税13亿元,利润8亿元。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产业企业纱产量达到53万吨、布15亿米,服装产量达到16亿件套,年均增长16%。
  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创汇达到8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创汇达到5亿美元,年均增长15%。
  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85%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40%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清梳无卷化率达到60%,无接头纱比例达到75%,无梭布比例达到70%,精梳纱比例达到50%。
  建成一个全国知名的纺织名城、一个纺织名镇,发展建设8个各具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培育2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3家、过5亿元的5家、过亿元的12家。
  全市纺织服装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产品开发体系,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中型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争创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10个以上。
  四、发展重点
  (一)产业产品发展和结构调整突出四个方面。
  1.加快服装产品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扩大增量、提高档次、培育名牌、开拓市场”的思路,重点发展西服、高档色织衬衫、系列牛仔服装、梭织时装、职业装、高档针织内衣、针织时装、运动休闲装、童装和羽绒服十大类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对衣着类多层次、休闲化、舒适化、个性化、功能化的需求。以服装为龙头,带动面料、辅料、设计、技术、工艺、品牌、广告、营销、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与配套发展。一是发挥翔豹制衣、海扬服装、万泰服装、金田服饰等企业优势,重点发展系列牛仔服装、休闲装;发挥市中区纺织工业基地、峄城工业园、税郭镇工业园及相关企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档针织内衣、针织时装、运动休闲装;发挥滕州标志服厂、豪士曼制衣、安恒劳保制品等企业优势,发展职业装产品;以祥源制衣、豪士曼制衣、国扬制衣等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西服及高档色织衬衫产品;发挥海之杰、阿尔曼达龙头企业龙头作用,发展独具特色的中东民族服装产品。二是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充实、培训、加强产品设计队伍,提高企业原创水平和自有品牌比重。三是建设纺织品专业市场,突出我市针织服装、牛仔服装、休闲服装特色,完善配套物流、仓储等相关设施,以市场带动生产,以生产促进市场繁荣,互动共赢,相互促进,逐步发展成为北方知名的纺织服装产销基地。
  2.扩大增强家纺类产品生产。一是以芙泰家纺、明辉家纺、鲁樱家纺、银光精纺、枫叶锈品和诚宜家纺工业园等现有家纺企业为基础,瞄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发展系列化床上用品、沙发用品、装饰布艺和高档绣品,扩大产量,提高档次,形成多条以中高档产品为龙头的家纺产业链,使之成为我市纺织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以金悦利毛巾公司、盈升毛巾等企业为基础,积极采用新技术,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及系列产品配套开发,进一步提高织造水平和染色牢度,不断提高产品档次,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恢复、发展我市毛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优化升级传统纱、布类产品。纱、布类产品以调整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为主线,以优化提高纱线、面料档次和质量为突破口,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尽快由目前的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鼓励支持万泰、海扬、海之杰、鲁棉、华棉、大千、鲁瑞等基础条件好、有较强实力的棉纺织企业,加快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比例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各种新型纤维多组多混纺纱线、各类专用纱线,无接头纱、精梳纱、无梭织布比例分别提高到75%、50%和70%以上。开发生产多纤维组合、多组织变化、多规格系列、多功能整理的服装面料、装饰织物和产业用纺织品。发展宽幅提花织物,通过提高加工深度,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使我市纺织产业由棉纱、坯布等初加工为主的产品结构向生产深加工产品转变。
  4.引导印染、化纤产品向环保型、深加工方向发展,满足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印染产品要以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强化环保为前提,紧紧围绕发展服装、家纺产业链及扩大出口的需求,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印染产品。以裕泰印染、日新印花、天龙针织、万泰、海扬、鲁瑞、龙翔、龙源、宝隆等企业为重点,通过加大技改力度,发展无水或少水印染工艺技术,淘汰落后工艺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市印染整体水平。按照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以税郭纺织工业园为基础,加快日处理5000吨污水集中处理项目建设,形成鲁南地区最大的染整中心。化纤产品以海燕化纤、东升地毯为重点,将涤纶、丙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扩大矿用整体带芯和高档地毯的生产,以满足相关产业的需求。
  (二)突出特色经济,打造城市品牌,创建针织文化衫名城、名镇。
  按照国家和省纺织协会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在市中区“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中国针织文化衫产业创新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针织文化衫的特色,全力打造市中区中国针织文化衫名城和税郭镇针织文化衫名镇。一是进一步发展市中区针织文化衫工业区,并将园区范围扩大到东至税郭镇、南至市南工业区。既包含原有基地的所有针纺织企业,又可为新上的纺织项目提供发展空间。二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生产、物流、展销功能分区明确的格局。加大投入,形成道路、水、电、气、通讯、网络等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等措施,不断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四是坚持节会驱动,积极搭建纺织贸易合作平台。建设纺织品贸易中心,以针织文化衫、牛仔服、休闲服为主导产品,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市场、资本的融合,打造魅力时尚名城、名镇品牌。
  (三)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动纺织产业向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
  在创建市中区中国针织文化衫名城的同时,积极推动其它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发展完善市中区税郭镇针织产业集群、沙特纺织工业园、山亭区服装产业集群、峄城区服装玩具产业集群、滕州官桥诚宜家纺工业园。引导鼓励企业向集群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提高园区水平,扩大集群优势,发挥规模效益。建设山东万泰纺织服装、家纺工业园和海扬王朝牛仔服装工业园。结合万泰公司实施退城进园,在枣庄经济开发区建设以纺织为基础,以加快服装、家纺两条产业链发展为主线,产品配套、功能齐全、高质量、高水平、规模较大的万泰纺织工业园;在台儿庄经济开发区,依托枣庄海扬王朝公司建设海扬王朝牛仔服装工业园。通过加强园区建设,推动我市纺织产业集群和基地的发展。
  (四)大力培植优势骨干企业,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带动纺织服装产业整体发展。
  通过采取资源整合、技术进步、节能降耗、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措施,加大培植力度,支持万泰纺织、海扬纺织、海之杰纺织、天意纺织、华派服饰、鲁棉纺织、华棉纺织、祥源制衣等20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把品牌经营与加速企业扩张结合起来,把20家重点骨干企业作为培育名牌的重点,巩固提高老名牌,积极开发新名牌。加大对已获得省级名牌的“青檀牌”涤棉纱、“翔豹牌”牛仔服、“金秋牌”、“海扬牌”、“劲仔牌”牛仔布及豪士曼西服、东方玩具、银狐皮衣、枫叶绣品、芙泰家纺、鲁棉纺织等企业产品品牌的宣传、培植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知名度,争创中国名牌。同时,引导鼓励企业增强名牌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创名牌产品、创名牌企业,以名牌促发展。
  五、工作措施
  (一)积极应对,确保纺织服装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认真研究、落实上级扶持政策。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出口、促经济增长的“10+6”措施,省政府扩大投资、推动内需的21条政策措施,特别是其中的信贷支持、提高出口退税率、取消不合理收费等政策,都直接给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从行业自身实际出发,做好结合文章,用活、用足、用好政策。同时,要紧密关注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抢抓机遇。
  二是加强管理,练好内功。引导纺织服装企业推进制度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员工培训。推进节能减排,优化创新,提升设计、生产新产品的能力,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积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坚持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在搞好出口产品市场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开拓以西部及农村为重点的国内市场。
  三是组织协调纺织服装企业“抱团取暖”。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沟通,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构建产业集群,降低生产、研发、销售等成本,充分发挥企业间的人才、技术及资源优势,相互支持。
  (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市传统纺织行业,加快对现有落后棉纺织设备及印染后整理设备的改造。进一步推广应用无接头纱、无锭纺纱、无梭织布、无纺布等纺织新技术,大力采用电子提花装置以及适合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要求的短流程、多功能、低消耗、少污染的染整设备的使用。开发生产多纤维组合、多组织变化、多规格系列、多功能整理的服装面料、装饰织物和产业用纺织品。完成鲁棉投资1亿元的10万纱锭及300台喷气织机改造项目、投资1.5亿元的保健新型面料项目、沙特阿齐兰兄弟公司投资5.25亿元的20万纱锭(精纺)项目、海盟公司投资3.3亿元的3万纱锭(精纺)纺纱项目、海扬公司投资2.8亿元的3000万米高档牛仔面料生产线项目和投资2亿元的高档牛仔面料合资项目、万泰公司投资3.6亿元的纺织升级改造项目和投资1.2亿元的高档牛仔布生产线项目、华派集团投资1.2亿元的织造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等项目,推进我市传统纺织产业升级。
  二是应用高新技术,提升产品档次,加快服装和家纺行业发展。完成国扬制衣梭织服装二期工程、万泰公司、海扬公司、天意纺织、金田服饰、华龙制衣、君威制衣、纯甄时装、汇鸿制衣、大钟服装、豪美服装、红娘制衣等企业的牛仔服、休闲服装系列产品新上和改造项目;华欣针织、海盟纺织、奥林服饰、鲁瑞、龙翔、嘉龙等企业的高档针织刺锈、针织睡衣系列产品项目;恒泰纺织服装生产线,阿尔曼达服装车间、银光公司高档家纺生产线二期工程、明辉家纺高档家纺项目、金悦利提花毛巾扩建项目、山亭日新印花项目、祥源制衣、豪士曼制衣服装扩建等项目建设,把我市服装和家纺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努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重点企业技术研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大中型企业要普遍建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其中大型骨干企业要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形成具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的能力,具有相关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创新能力。已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尚未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的重点骨干企业要尽快建立并通过验收,提高技术创新和快速反应能力。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有关鼓励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寻求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开展长期合作研究与技术协作,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围绕创建名城名镇,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抓好名城名镇建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规范引导纺织经济发展。认真研究制定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从产品研发、质量检验、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方面,建立起为企业服务的机构和设施,促进产业集群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整合生产要素,提高产业集群的生产能力和整体水平。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发展卫星加工厂,向周边辐射和延伸。同时,通过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合作经营和招商引资等方式拉长产业链条,引导产业集群向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方向发展。
  二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引导企业加强内部各项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积极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积极招聘和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对现有职工人才队伍的培养。除搞好企业内部培训外,要选择优秀人才到大学、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培训。特别是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现代化科技、设计、工艺、营销、财务、外经贸等复合型人才,尽可能地为实施名城、名镇、名企、名牌和企业集团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加快淘汰落后设备,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节约。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陈旧落后低效高耗的设备。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严格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进行节能综合评估,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用能产品和设备。
  二是加大节能管理力度,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引导企业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和环节的节能管理,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管理体系、制度、办法和措施,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制定落实节能激励政策,完善各种能源计量工具的配备,健全节能统计和分析制度,充分利用国家各项节能优惠政策,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上水平。
  三是大力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最大程度地实现废物资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减少整个生产系统的能源、物料消耗,实行能量的梯级利用与多次利用,实施能源利用过程与用能需求的优化匹配;广泛开展以节油、节煤、节电、节水、节材为重点的群众性节约活动,推动节能降耗深入开展。
  四是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搞好环境保护。引导企业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从生产源头减少废物生产,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加大环保投入,重点加强印染及色织布、牛仔布的染整废水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高度重视劳动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重点解决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质、高温、高湿对职工的危害。
  (五)大力实施外向型战略,提高行业竞争力。
  一是加强行业自律,积极稳妥地扩大出口。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无序竞争,按照国际规则规范贸易行为,杜绝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不断适应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新形势,抓住机遇,扩大出口,努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在欧美市场疲软、出口受阻较大的情况下,要调整目标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更多地面向亚洲、非洲、俄罗斯、日韩等国外市场,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
  二是加强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研究,提高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针对纺织服装出口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壁垒、环保壁垒、反倾销等做法,引导企业在进一步做好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ISO14000环境标准认证、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认证和国际生态纺织品认证的同时,深入研究国际市场对纺织服装产品安全、卫生和健康的标准和要求,重点围绕绿色纺织品的研发生产,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确保纺织服装产品安全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及时掌握国家有关部门的预警信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合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企业合法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外贸损失。
  三是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国际化经营道路,通过兼并收购、投资办厂、合资合作建设营销网络等形式,在境外设立窗口,努力实现对外贸易和产品原产地多元化,充分利用相关国家的贸易优惠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出口经营风险。
  (六)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
  对优势企业通过推进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鼓励和支持非国有经济进入和收购国有经济资本和产权,参与企业的改革和改组,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对部分资不抵债、无法经营的企业,通过破产重组,使其尽快退出市场,彻底解决各类历史包袱和遗留问题;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健康发展。

枣庄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力量,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我市农副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基本情况。
  1.生产情况。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81.42万亩。2010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10.0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26.5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92.99万吨、蔬菜总产436.11万吨、果品总产22.45万吨、肉类总产24.03万吨;年出栏猪159.03万头、牛7.43万头、羊171.10万只、家禽6990.67万只;水产养殖面积11.25万亩,水产品产量4.52万吨。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发展到19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品牌达到309个,其中有机农产品51个。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石榴、樱桃、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6.75万亩、13.74万亩、41.15万亩,产量分别达到6.59万吨、8.67万吨和98.35万吨。我市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马铃薯之乡”和“中国芸豆之乡”,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畜牧业和干鲜果品生产基地。
  2.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经营农业产业化为手段,积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向集群化、市场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底,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48家,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18.5亿元,实现销售总收入247.5亿元。
  --产业发展呈现区域化。经过近几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形成了加工企业比较集中的优势产业区域,如肉鸭、玉米淀粉、小麦、肉猪、脱水菜和果品等六大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带。市中区积极打造肉鸭产业,目前5家规模较大的肉鸭生产企业年出栏加工肉鸭5000万只以上,带动农户1.7万户,带动农民增收7400万元。
  --企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经过多年发展,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呈现出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产品向多元化、内向型向外向型、分散型向集团化的快速发展趋势。山东春藤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包括养殖公司、肉联厂、超市及基层分公司等27个生产经营单位,集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配送及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集团公司,2005年被商务部确定为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山东翔宇淀粉有限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以淀粉为主业,向塑业、面粉、商贸等行业扩展,拥有4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创品牌成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获得省以上名牌或著名商标31个。出口企业发展较快,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中直接或间接出口产品的企业达到26家,2010年出口创汇1.46亿美元。企业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共有研发人员1330人,投入研发经费1.09亿元,拥有发明专利72个,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