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渝办发〔2011〕279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
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发展现状
第二节 面临形势
第三节 指导思想
第四节 基本原则
第五节 发展目标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基础设施
第二节 养护管理
第三节 运输服务
第四节 安全应急
第五节 科技与绿色交通
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规划引领
第二节 增强资金保障
第三节 加强法制建设
第四节 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第五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六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附件:1.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表
2.重庆市“十二五”公路水路重点项目表
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
“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 总体思路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状态得到初步缓解。“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进入加快转型、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将围绕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目标,加快形成“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状态得到进一步缓解。
第一节 发展现状
“十一五”是重庆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五年。全行业紧紧围绕做好“三个服务”,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增强支持保障能力,交通运输发展又迈上新台阶。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累计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1590亿元,超过原计划近370亿元,比“十五”增加990亿元。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1.7万公里,新增约1.9万公里。高速公路新增1113公里、达到1861公里,形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覆盖区县(自治县)达到37个,对外出口通道达到10个。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3300余公里,国道二级、省道三级及以上比重分别达到97%、80%。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0公里,实现乡镇通畅与行政村通达“双百”目标,行政村通畅率达到60%。建成龙头寺客运站、人和货运站等枢纽站场。整治内河航道747公里,全市通航里程达到4451公里,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057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36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200万标箱。
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到2010年年底,“十一五”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12.34亿人次、货运量7.9亿吨、旅客周转量361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83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8%、16.2%、8.6%、27.2%;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9668万吨(其中集装箱56.5万标箱),年均增长率为13%(其中集装箱20.8%),长江水运成为物流运输主通道;乡镇通客车率达到99%,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68%,主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3%;交通运输装备结构不断优化,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中高级营运客车比例达到40%以上,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十五”期末的600吨增至1500吨。
支持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交通安全设施明显改善,实施了6300余公里“安保工程”,完成危桥改造501座、渡口改造918个、渡改桥98座。全市重特大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特别是水上安全有较大改善,自2003年7月以来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成立了重庆市交通呼叫应急指挥中心,完成低温雨雪冰冻、“5?12”汶川特大地震、“6?5”武隆山体垮塌等自然灾害的交通应急救援任务。交通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交通法制化水平全面提升,主城区公交客运营运与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出租车经营秩序逐步规范,运输市场监管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重庆交通的“政策机遇期”、“建设关键期”、“发展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314”总体部署、国发〔2009〕3号文件、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两江新区建设等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相继发力,“五个重庆”、“三大中心”、“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推进建设,一系列宏伟战略和重大举措将为重庆交通运输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机遇。直辖以来重庆交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重庆交通在西部地区的优势地位。从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形势分析,交通运输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开始转向为发展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运输服务的能力、水平、质量、效率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出行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必须逐步扭转长期以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的总量规模扩张方式,转入“量质”并举、“建养运管”并重的发展阶段,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更加注重提高交通供给质量、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同时,要实现交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运输市场、养护市场、交通执法、预算投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的改革攻坚,不断增强交通发展后劲,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出行的新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养护保障能力薄弱;三是运输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现代物流、城乡客运一体化亟待加速推进;四是交通应急救援、预警监测能力不足,交通安全工作仍需不断加强;五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等工作需进一步深化;六是交通运输行业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新1000公里高速公路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加强综合交通衔接,坚持“建养”并重,全面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推进交通科技进步和节能减排,优化运力结构和运输组织,增强安全应急和交通综合执法水平,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加快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五个重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四节 基本原则
“十二五”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快速发展。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把扩大内需、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交通运输自身的长远发展要求结合起来,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出口,优化等级结构,加速形成网络,加大管养力度,提升交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坚持协调发展。要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水运低成本优势;完善枢纽港站集疏运体系,促进公路对港口、火车站和民航机场以及对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快速连接;优化等级结构,坚持建、养、运、管并重,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发展,推进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共享交通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坚持创新发展。要坚持解放思想,深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各项改革,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谋划交通运输发展,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交通运输业,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符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构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实现交通运输创新发展。
――必须把保障安全作为重要前提,坚持安全发展。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提高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切实加强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设施和运输服务,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创造安全和谐的交通运输环境,实现交通运输安全发展。
第五节 发展目标
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公路基本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水路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初步形成“两个网络、三个体系”。即:
――形成总量适应、内畅外联的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2.2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48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力争达到3000公里,省际对外通道达到20个,基本形成“三环十射三联”高速公路骨架,基本覆盖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基本实现每万人拥有1公里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覆盖80%以上的乡镇,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70%;县城至乡镇公路达到三级及以上,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85%;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三级、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货运站场建成率力争达到80%、70%。干线公路科学养护决策体系基本建立,主要路况检测指标基本实现自动化,养护及时性和养护质量大幅提高,普通国省道优良路率达到80%,国省道一、二类桥梁比例大于95%,农村公路实现“有路必养”。基本实现“半小时乡镇、一小时区县”,全面实现“四小时重庆、八小时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