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农民生活方式转变。鼓励农民适度集中居住。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建设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农村集中居住区、聚居点和居民小区。完善农民生活配套服务,抓好农贸市场、物流中心、公共交通服务站、便民服务点、文化娱乐中心、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连锁便利店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继续开展农村精神文明“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农村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农村文明水平。
(三)分类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鼓励城镇有稳定职业和有固定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转变为城镇居民。落实好对因城市建设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的拆迁安置、就业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促进其转变为市民。对就业能力较差的临时进城务工人员,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营造农民工外出务工、回乡创业的体制环境。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入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八、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开放
(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则,严格执行确权颁证有关政策和程序,认真查找和整改存在问题,确保确权颁证质量;加大日常监管和督查,确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质量和水平;完善产权流转机制,加快产权要素流转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主体,引导城乡资本、管理和技术进入农村领域。
(二)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深化完善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充分保障村民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明晰村党组织、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及村民议事机构间的关系,规范完善村民议事机构运行机制,探索完善村民自治组织管理办法。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加快推进村民自治组织经济职能与自治职能的分离,力争所有村(涉农社区)实现经济职能和自治职能分离。
(三)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提高乡镇财力保障水平。推进乡村债务清理化解试点,防止产生新债务。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定大宗农产品价格,实行扶持生产、保障供应、加大收储和抑制投机行为相结合的措施,实现供求和价格总体平衡。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监测评价手段,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四)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抓好国家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抓好配套政策支持、重大项目试点及现代农业示范,力争我市现代农业在体制创新、政策支撑、技术支持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高度重视农村招商引资工作,优化招商引资结构,策划包装优势项目,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九、强化规划的组织实施
(一)强化规划体系的衔接平衡。建立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专项规划、区域合作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市政府有关部门编制实施一批重点专项规划,明确各领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各区(市)县政府要立足实际,编制和实施好本区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农业跨越式发展要求,可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区域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图略)
(二)强化规划实施的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扶持政策,深入研究和尽快出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专合组织发展、村企联营、设施农业发展、专超对接、人才吸引、农产品物联网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服务创新等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强化规划实施的项目支撑。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抓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的策划、包装、论证和前期工作,力争列入国家、省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各类农业农村项目资金,加大地方财政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大对设施农业、生态有机农业等高端农业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