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原则。
1.科学谋划,服务大局。强化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服务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意识,科学谋划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基地布局、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升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内涵和质量。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行政、科研、教研部门和各类学校资源,兼顾市(地)和行业部门教育科学发展,以服务国家、省重大项目和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重点开展事关全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性研究。
3.整合力量,打造精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联合攻关机制,鼓励区域间、校际间、部门间的合作研究及不同研究领域与方向的合作研究。整合研究资源,发挥团队协作能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精品成果。
4.激活动力,促进发展。以激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主线,增强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教育科学研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需求和职业追求,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转化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网络体系建设
(四)构建省、市(地)、县(市、区)和学校四级教育科学研究网络体系。加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建设,实现其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有效衔接;各市(地)、县(市、区),农垦和森工系统,各高等院校、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建设,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各地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室)要负责本地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指导与培训工作,承担各类教育的研究与评价任务,承担教育信息搜集、分析与咨询服务工作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审推广工作。各地要成立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其办公室设在同级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同时要注重各类教育学会的建设。
(五)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制度。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实行院(所)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建立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准入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研究和管理人才。实施“重点项目兼职研究员”制度和“大学生兼职实习”制度,把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与专家的研究方向、研究生的专业方向结合起来,构建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挂职锻炼和访学制度,鼓励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挂职锻炼,到高等院校和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担任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