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德政发〔2011〕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德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德州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德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结构逐步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一)规模实力明显提高。一是从发展规模看,截止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48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占GDP的比重为33%,高于“十五”末3.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高于“十五”末8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45.6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2010年,服务业提供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41.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6.7%;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42万人,比“十五”末净增32.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二是从发展速度看,截止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分别比“十五”末高1.4和2.6个百分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从发展亮点看,截止2010年,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的新格局,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和亮点。“十一五”期间,德州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太阳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京剧城”、“中国粮油食品城”等,特别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德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商贸流通综合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德百集团进入全国百强,德百集团、黑马集团、龙马金建集团被列入全省流通30强企业,庆云商品城跻身全省8大重大现代批发市场,培育了具有直接通关资格的物流企业资通国际物流公司。
(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随着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两大“天字号”工程的深入实施,大上工业的强势突破,“三农”形势的日益好转,城市规模的加速膨胀,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德州城市综合实力跨入全国百强,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强。随着生产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人均储蓄余额已突破万元大关,城乡居民的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济南省会城市经济圈的提出,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开发,“购物德州、美食德州、休闲德州、物流德州”四大服务品牌的亮点初显,服务业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好。
我市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省先进地市和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服务业经济总量偏小。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分别比青岛、济南低13.4和18.5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层次偏低。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零售业及住宿餐饮业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达到59.9%,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比重较低。三是区块特色不突出。空间布局的加快完善为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各功能区之间的特色及优势尚不明显,功能区内产业链不完善,各重点行业的整体发展能力不高。四是服务业发展支撑作用尚需增强。一方面,对服务业投资支撑有限。2010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完成投资占比40.6%,较2005年仅增加了10.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创新支撑不足。人才、技术等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问题影响着服务业的发展,会展、物流、商务、研发等领域专业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更少,科技创新成果仍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