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7产业聚集区信息化提升工程。完善提高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园区数字化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园区服务功能和水平,促进产业聚集,为实施我省十二五“一圈、一带、一区、一批”的战略重点提供支撑。

  8网上行政服务工程。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力推行网上行政服务,紧跟下一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部门网站功能,全面提升网站为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9机关办公公共服务平台工程。围绕效能型政府建设,组织开展网上办公,积极推进视频会议、电子公文交换、网上辅助办公等应用,开展移动电子政务研究和应用试点,提高政府机关办公效率和服务水平。

  10社会综合治理数字化工程。围绕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应急联动、公共安全、司法管理等系统应用,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

  11经济运行信息监测工程。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建设和完善经济运行、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监控系统,提高政府经济调节能力和水平。

  12党政机关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工程。构建省、市两级信息交换共享体系和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进食品药品追溯、综合治税及各部门监管信息共享与再开发、再利用。

  13教育资源信息化工程。大力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和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全省教育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搭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14居民健康档案数字化工程。建立省、市、县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主题数据库,积极开展全省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建设,规范公共卫生管理,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

  15民生保障一卡通工程。以社会保障卡为基础,依托我省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立民生保障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全省民生保障一卡通,为百姓提供便捷的保障服务。

  16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工程。建设和完善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立河北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17智能城市与物联网应用工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空间规划、公共服务、应急处置、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应用,推广数字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和规范化。

  18数字社区工程。建设标准统一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开展智能社区试点,鼓励建设数字家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19京津冀信息畅通工程。按照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纪要确定的九大领域,开展信息共享研究和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合作试点,分重点、分阶段务实推进。

  20信息安全保障工程。构筑河北省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我省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创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七、实施九大工程

  (一)技术改造工程。实施千项技改工程,围绕钢铁、装备、石化、轻工、纺织、建材、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11个重点产业,延伸与完善32个产业链条,重点实施创新能力提高、“两化”深度融合、重点企业壮大、产业聚集升级、产品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增效、安全生产提升等7大专项,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着力解决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重、自主创新能力弱、行业技术水平低的瓶颈问题。每年滚动实施1000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二)技术创新工程。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通过合作开发、兼并收购等方式快速提升技术水平,突出抓好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幅提高大中型骨干企业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计中心等专业化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在工业聚集区、开发区(园区)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每年研究开发1000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有知名品牌、有较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尤其是高新技术新产品和重大装备国产化首台(套)产品,促进我省产品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由价值链低位向价值链高位提升。

  (三)对标超越工程。深化和拓展对标行动,充分发挥“标杆”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产业、企业向高端发展。完善对标指标体系,围绕创新理念、技术装备、研发设计、产品标准、节能减排、经营机制等关键环节开展对标行动。积极打造对标培训交流平台、咨询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完善对标指标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对标交流咨询服务。建立对标政策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和督导考核机制,定期评估对标成效。开展“六个一”对标示范工程,每年创建示范企业、标杆班组各100个,评选标杆工人、优秀推进个人各100个,优秀推进单位、示范产业集群各10个。分行业制定对标技术路线图,开展对标、达标、超标、制标,支持企业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使更多的企业产品、技术、管理成为行业“第一”或“唯一”,对标行动覆盖面到“十二五”末达到95%以上。

  (四)产业聚集工程。推动项目向园区投放、工业向园区转移、企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聚集,建设一批行业之间关联配套、上下游之间有机连接、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聚集效应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工业聚集区、园区。以工业聚集区为载体,扶持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企业“退城进郊”步伐。鼓励企业实施异地搬迁改造、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50个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10个以上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五)生产性服务业扶持工程。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原则,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积极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及外包、节能环保、制造业服务化、科技咨询、管理咨询、检测认证、会展服务、品牌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引进高端服务业企业。围绕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包装展示以及节材节能、新材料使用等重点环节,支持以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形态及包装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十大知名品牌会展,培育10个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培育50个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建设100个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3个总部经济集聚基地,培育20个集成承包示范企业,提升服务能力。

  (六)品牌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品牌战略,鼓励企业瞄准主攻方向,在“精、深、专、特”上下功夫,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生产规模大、品牌美誉度好、市场占有率高的行业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和特色县域经济品牌。深入推进质量振兴战略,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夯实创建名牌的质量基础。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鼓励并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力争更多的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引导企业制定并执行严于推荐性标准的企业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品牌优势,兼并重组相关企业的生产能力。加快形成一批知名度、美誉度高的世界知名、中国名牌和河北名牌产品,优势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到2015年,中国名牌产品由49项增加到100项,中国驰名商标由94项增加到150项。

  (七)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生态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在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推广节能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节水工艺及设备,在工业各行业推广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改造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和有偿使用,促进排污权有序流转,探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机制。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00个“两型”示范企业,10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200个节能、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在工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中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示范试点工作,改造一批符合循环发展要求的工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抓好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石家庄市循环化工示范基地、承德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的建设。

  (八)军民融合工程。围绕军工电子、航天航空、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发挥科技先行的优势,打造一批军工民用产业基地,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把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制造基地、保定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定州长安汽车工业基地、凌云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山海关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装备基地、邯郸派瑞科技产业园、邯郸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产业园等8大基地打造成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园区);加快培育唐山曹妃甸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和涿州航天科技产业园2个军民融合园区。到2015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