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推进炼油一体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重点实施炼油质量升级与安全环保技术改造、年产40万吨己内酰胺等重点项目,形成炼油综合能力1000万吨、己内酰胺40万吨的生产能力。
六、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坚持深化应用、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务求实效,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益。
(一)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工艺改造、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提升研发设计信息化水平。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手段的普及应用,鼓励企业将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虚拟仿真、数字模型等高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各环节。深化产品开发和工艺流程的智能感知、知识挖掘、工艺分析、系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完善产业链网络化协同设计手段,普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协同设计模式,建立持续改进、及时响应、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在重点产品的渗透融合,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工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
推广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在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加快普及集散控制(DCS)、制造执行(MES)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快装备制造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成套化,推动信息共享、系统整合和业务协同,提高精准制造、高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加强轻工、纺织、医药、食品等行业生产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在重点企业基本普及综合集成制造和柔性制造系统。加快在钢铁、石化、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普及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质量控制、调度优化。加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联网监测与分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综合效益。推动食品、医药行业建立生产过程状态监视、质量控制、快速检测系统,逐步完善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继续推进以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为重点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水平。推广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计算机决策支持(DSS)等信息应用系统,推进无线射频、全球定位、物联网等技术的综合利用,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推进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建设统一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全球协同的研发设计、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管理体系。
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为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加快研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建立从咨询诊断到实施、运维的全程服务体系。推广面向中小企业的软件及服务(SaaS)模式,减少中小企业用于硬件、软件、人员的投资。加强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财务、人力、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在线培训,鼓励中小企业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推广,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推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建立并完善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
强化信息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高效协同的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体系。发展区域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食品、农产品等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水平,推进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平台集成发展。实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工程,支持下一代移动通信、3S(GNSS、GIS、RS)、机器到机器(M2M)、射频识别(RFID)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物流平台建设,形成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体系。发挥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管理咨询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发展涵盖信息通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商贸、旅游、餐饮和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模式,提升效率和服务能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网络,积极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发挥各类网络和传输方式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网络统筹和共建共享,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快宽带化、泛在化和综合化宽带网建设,提高3G网络覆盖率。加快数字广播电视网络改造,构建双向互动综合多媒体信息网。进一步完善网络布局,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先导性应用,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强化电子政务应用。完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交换共享和网络信息安全三大基础支撑体系,实施党政机关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工程、网上行政服务工程、京津冀信息畅通工程等。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重点,按照集约化、一体化、协同化的原则,加强面向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宏观经济、金融、税收、法人、教育、文化、地理、人口、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政府服务经济、管理社会和保障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实施社会保障业务领域全程信息化,推广社会保障卡,将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先期纳入发卡范围,逐步实现对社会保障服务对象的全覆盖。积极发展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国民数字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不断夯实开展远程医疗、远程救治和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的基础。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终端设备普及,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建立成人在线学习远程学历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网上教学与实训平台。加快推进智能城市建设,推广数字城市管理模式,构建功能完备、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加快农业和服务业信息化进程。
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精准、智能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积极推广智能控制、自动检测、视频监控等技术在优良品种培育、种植养殖生产、疫病防控、节水灌溉、测土施肥、饲料配比、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完善河北农业网站群,整合12136三农服务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方面资源,构建全省农业服务中心,壮大农业专家技术咨询队伍。走低成本、广受益的信息技术普及推广路子,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巩固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可靠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开展农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强化对农村就业、土地流转、计划生育、治安防控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推动与各类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
(四)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信息安全的分析、研究、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建立信息安全检查监督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信息安全检查数据库和检查信息系统,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协调机制、指挥调度机制、信息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和通报机制。加强容灾备份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电子认证,落实等级保护制度。构建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制定风险评估方法和管理规范,完善风险评估相关的配套规范和工具,积极推进风险评估工作。广泛开展信息安全测评,强化党政机关互联网安全接入,建立网络信任体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专栏11:信息化重大工程
1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改造提升工程。结合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从关键环节到全流程的深度融合,每年重点支持100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
2节能减排信息化工程。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方面的应用。
3战略基础设施智能化工程。全面推进电网、交通、水利等战略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升基础设施高效安全运行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4数字旅游工程。建立以主要旅游目的地为核心,涵盖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要素的一体化数字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业竞争力。
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工程。重点推进面向企业、行业、产业聚集区和区域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全面应用,加强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集成,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6农业产业化助推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方面的应用,打造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农业信息服务无差异,促进高效农业、精准农业、订单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