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地委的正确领导下,地区行署党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按照地委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组织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去年下半年,我们在地委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指导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抢抓国家政策调整的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突出抓好了资源开发、结构调整、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惠民工程等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些年,地区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地区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是吐鲁番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这些年来,我们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思想观念,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按照地委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紧紧依托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石材等优势资源,以新型工业化建设为目标,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步伐,先后引进沈宏、潞安、万向、圣雄、华电、华能、中电投、湘煤、国电、豪盛等一批大集团、大企业参与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一大批上亿元的项目投资建设,初步建成了以石油石化、无机盐化工、煤炭、建材、多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以鄯善石化工业园区、鄯善石材工业园区、托克逊能源重化工工业园区、吐鲁番经济开发区四家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和沈宏、圣雄工业园为依托的新型工业体系。2002年以来,共实施工业项目718个,投资263.1亿元。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0.9亿元,比2002年增长1.33倍;其中地方工业产值101.3亿元,比2002年增长6.74倍。我们立足地区光热资源优势,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问题,以发展优质、高效、节水、绿色农业为目标,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退出正播小麦、棉花等低效农作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葡萄、精品哈密瓜和农区畜牧业等高效特色产业,加快节水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具有吐鲁番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08年,葡萄总产量达到76.66万吨,蔬菜总产量达到19.97万吨,哈密瓜总产量达到13.71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46%、73%、16%,全地区设施农业面积从2002年的3000余亩增加到10.1万亩。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0.57亿元,比2002年增长89.3%。我们深入挖掘吐鲁番历史文化底蕴,分步实施了地委确定的“提升中线、开发东线、准备西线”和“做精中线、提升东线、建设西线”的旅游发展战略,相继开展了“1210”和A级景区创建工程,大力实施旅游营销策略,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文化内涵更加突出、经营体制机制更加完备。吐鲁番市申报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葡萄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库姆塔格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我们以新型工业化建设为契机,大力整合物流资源,发展物流产业,提升物流功能;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及中介组织和家政、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各族群众提供了优质服务。2008年,地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5亿元,比2002年增长92.3%。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7亿元,比2002年增长92.4%,年均增长11.5%;其中地方生产总值106.3亿元,年均增长15.27%;人均生产总值5009.8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10.56:63.43:26.01调整到2008年的8.85:69.38:21.7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主导型经济优势更加突出。2008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亿元,比2002年增长1.77倍,年均增长18.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43元,比2004年增长4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31元,比2002年增加2030元,经济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2002年以来全地区每年有7000人以上实现就业再就业,2008年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1084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万人,实现创收7387万元;2008年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06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68.48%。妥善解决老百姓就医难问题,先后两次提高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标准,顺利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积极推行医疗救助制度,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156.5万元,救助9.2万人次;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参合人数达到34.7万人,参合率达92.7%。不断扩大城乡低保范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7876万元,每月1.32万人享受城市低保;2005年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累计发放保障金2300万元,每月2.9万人享受农村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各类救灾款5000万元,确保了灾民的基本生活。大力实施抗震安居工程,通过自治区、地县(市)补助和农民自筹,累计投入资金9.5亿元,建成抗震安居房3.2万户,85%的农民喜迁安居房。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累计投入资金9577.5万元,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了免费教育,并为贫困寄宿生提供了生活费补助,2008年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享受了免学杂费的优惠政策,鄯善县已实行了高中阶段免学费优惠政策。2007年至2008年,我们连续两年向社会承诺农村沼气建设、廉租房建设等15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均取得积极成效,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